拒繳IAP蘋果稅,微信關閉公眾號「打賞」,騰訊挾8億用戶與蘋果神仙打架

有在關心自媒體發展的人,不會錯過近期中國網路最大的新聞,微信因為與蘋果對於公眾號文章付費打賞功能協商不成,不符合IAP(In-App Purchase)APP內購買條款,繞過Apple 的支付系統,憤而關閉公眾號文章的打賞功能,一些靠著微信公眾號賺錢的自媒體,頓時受到了神仙打架的影響而收入減少。 這場戰爭其實背後隱含的是作為平台通路的收稅權之爭,大家都知道在商店上架要收上架費,對上架在App Store的虛擬商品App也同樣如此,蘋果的開發者審核指南3.1.1的APP內購買明訂,APP不得包含指引客戶使用非IAP機制進行購買的按鈕或外部鏈接,若要在iOS平台上架並在裡面有購買行為,就必須留下買路財,一般來說是30%的抽成。 Source: Apple 騰訊作為手遊大廠,當然本來就是這個「蘋果稅」的繳稅大戶,因為手遊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除了購買付費遊戲就是來自於遊戲內的購買虛寶或遊戲貨幣,這些購買行為就會需要經過IAP的支付流程。 而這次微信公眾號的最主要爭點在於,究竟「文章打賞」這樣的行為,應不應該包含在App內購買的行為? 畢竟騰訊自己在微信裡也沒有對公眾號文章打賞抽成,文章打賞的性質也不是訂閱、解鎖訪問權限等,純粹就是一種用戶自發性獎勵捐助內容作者的性質,也由於習慣上沒有抽成,很多自媒體聽到打賞還要經過IAP抽成30%時,就覺得蘋果是強盜邏輯,大傷蘋果的形象。 微信的盤算 微信與蘋果協商不成,決定直接關閉打賞功能,而不是對蘋果低頭轉成IAP支付模式,至少讓公眾號能收到70%的打賞,微信的產品經理就提到了IAP的諸多缺點,同時還會有違反「二清」的問題,至於什麼是二清可以看這篇。對中國用戶來說,蘋果支付的用戶體驗是遠遠落後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這也是為什麼蘋果要在打賞強制推行IAP造成的諸多反彈,多數中國網民是站在微信這方。 Source:微博 再者,微信與蘋果直接翻臉的另一大原因,是微信自身未來發展不希望被IAP框限住,中國的對內容付費的趨勢在2016年崛起,2017年正是要衝刺的時刻,馬化騰自己就公開說付費訂閱的微信公眾號正在內測,這些能讓APP平台自己賺的錢,當然是不會想和蘋果分一杯羹,微信猛力推行小程序(APP中的APP)就已經是在打擦邊球,想要建立閉環的生態圈自己賺,希望能繞過強勢的平台抽佣。 微信挾8億用戶與蘋果對著幹,就是諒你蘋果不敢下架微信的APP,不然以蘋果對待其他中國區規模較小的違規APP,早就直接雷厲風行下架(到今年四月已經下架超過六萬個APP),微信能打這麼久的擦邊球無非就是有龐大用戶作為後盾與蘋果博弈,目前兩邊衝突都還沒上升到需要應用下架撕破臉的局面,但對中國用戶來說,微信是生活必需還是iOS是生活必需答案是很明顯的,用戶遷徙至Android陣營的成本代價沒有比取代微信來得高,畢竟現在中國也沒有能取代微信的應用。 兩邊互不相讓爭的就是收稅權,也沒有誰真的是強盜,因為微信自己也在自己的平台封殺對手像是淘寶和Uber,並不會高尚到哪裡去。 蘋果的堅持與風險 在微信公開表達失望時,蘋果也回應說這是IAP一視同仁的原則問題,沒有個別歧視,對於蘋果來說,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日漸成熟趨向飽和的時代,iPhone硬體銷售已經成長趨緩甚至負成長,服務部門Service Businessc會是蘋果最具營收成長動能的部分,這也是為什麼Apple推行Apple Pay, Apple Music等服務越發積極的原因,對於IAP的堅持就是為了要保住自己通路的收稅權,不能讓其他APP也一起鑽漏洞。 iPhone出貨量在2016首次出現衰退(當然其中原因也是因為2015基期非常高) Source: Statista 蘋果服務部門營收則每年穩健成長,對營收占比逐年提升 Source: Statista Source: Credit…

Continue Reading拒繳IAP蘋果稅,微信關閉公眾號「打賞」,騰訊挾8億用戶與蘋果神仙打架

Snapchat IPO瘋狂上沖下洗,從財報看要當Facebook勁敵還差得遠

如果要說近期最瘋狂的公司,莫過於IPO上市的Snap Inc,這家被譽為可能是Facebook未來最強勁敵人的公司,上市第一天就漲了44%到24元,市值一下暴衝到330億,才過兩天一下又重挫到市值剩230億,過去網路公司IPO表現狂暴但下場淒慘的很多,Snap讓人想起了當年Twitter上市後短期的榮景到如今股價剩不到一半的慘狀,這幾乎是這快速變動網路產業的常態,也讓市場很多人懷疑他會不會步Twitter的後塵。 但Snap這樣的社群APP公司(自稱相機公司)到底值不值?又是不是另一個炒過頭的泡泡呢?有很多跡象其實可以看出SNAP股價的虛漲。 Source: Investing.com 從社交網路公司的光譜來看,Snapchat我一直認為真正對標的公司根本不是Facebook,他實在差FB差得太遠,真正的對手應該是Instagram。從使用者平均每月使用時間看Snapchat和Instagram的差異不大,但Snapchat在18-34歲年輕人的滲透率上還輸給Instagram。 Source: Toptal   如果再細分更多年齡層,就會知道Snapchat完全就是年輕人的玩意兒,一超過30歲使用者就急降,這和Instagram一樣是相片和酷炫濾鏡影片的社交APP特性,年紀一大就在照片和影片海中找不到共鳴。 但這可能也是許多年輕人遷徙到Snapchat和Instagram的主要原因,因為爸爸媽媽叔叔伯伯阿姨都加入了Facebook的行列還加你好友,有長輩盯著你在社交軟體上的一舉一動,當然讓年輕人更不自在不能暢所欲言,而Snapchat不僅長輩少還能保有較高程度的隱私,可以限定時間就讓照片和影片閱後即焚不存在在這個世界(理論上是如此....),加上各種有趣的AR濾鏡更符合年輕人喜歡新潮的口味,也才造就了在年輕族群的海量用戶。 Source: VOX   另一個體現Snap高估值的原因,就是Snapchat符合了未來媒體發展和使用者習慣的「Mobile」趨勢,它是完全移動原生的App,甚至沒有桌機版可以使用,所以能全心以用戶Mobile使用者經驗而優化,在移動時代Snapchat無疑是領先的社交App。 對廣告主來說無論在內容上和形式上要打中更年輕的族群,Mobile原生的Snapchat是這些廣告商進攻歐美年輕族群的好夥伴,連Facebook也時常猛抄Snapchat的功能(像是限時動態和Instagram的Stories),就可以看出Snap在掌握未來脈動和年輕人的口味是非常在行。 下面這張圖顯示的就是不斷向移動端移動的使用者年齡族群,看電視與用桌機的越來越少,全部都移動到了移動設備上。越年輕的人越不看電視這也是市場早已理解的共識,讓各家廠商都紛紛強調移動第一、移動優先。   但對市場來說,Snapchat的報表可以看出很多不妙的狀況,像是日活躍用戶(DAU)的成長顯著趨緩,基本上是受到了直接對手Instagram的擠壓。 Snapchat非常依賴北美市場和歐洲市場,由於類似的App競爭者眾,加上Instagram在國際市場上的強勢表現,Snapchat在歐美市場之外基本出現用戶增長停滯的現象。 此外,Snapchat的經營模式也非常燒錢,雖然高速成長的公司燒錢是常態,但是Snapchat虧損的速度非常驚人,相較於其他也是以燒錢聞名的公司,Snapchat的表現確實會讓買了股票卻沒有投票權的股東感到擔心。 Source: statista 且看以燒錢聞名的Tesla和Netflix自由現金流佔營收比例都沒有Snapchat這麼慘,主要的原因之一是Snapchat的運營模式,它將大量的網路照片與影片運算處理外包給Google,要付給Google龐大的雲端服務費用。   拿Snap的對標公司Facebook和Twitter在上市前的財務數據來對比,FB在上市前就已經在賺錢,而Snapchat燒錢所換來的營收比例比Twitter還要差,而且Twitter在上市前還至少撐到了小虧,Snapchat則是持續擴大虧損。 Source: mediakix   觀察Snapchat是否高估了,可以從各個主要網路公司的市售率(EV/LTM…

Continue ReadingSnapchat IPO瘋狂上沖下洗,從財報看要當Facebook勁敵還差得遠

Fintech是什麼?從全球十大Fintech公司看金融科技未來

Fintech(金融科技)是一個被過度炒作的詞,金融服務領域的公司言必稱Fintech、Big Data大數據,已經成為一種流行語,真正有多少技術內涵其實良窳不齊,泡沫大騙局也多,但隨著金融業在全球低利率環境下獲利的增速放緩,傳統金融業受到新技術的挑戰,所需人力越來越少,歐美各大行裁員縮編由科技取代的趨勢基本上不會改變,但到底什麼是Fintech? (延伸閱讀:FinTech金融科技聖經:全球86位FinTech先驅,第一手公開「金融科技做什麼?怎麼做?」) 我們從H2 Ventures每年都會發布的全球Fintech百強公司可以一窺端倪,看看前十名的Fintech公司都是哪些,又有什麼樣的商業模式。 1.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 若你沒有聽過螞蟻金服,那講支付寶你就肯定聽過了,這家阿里系的公司除了有支付寶這樣的支付巨獸以外,還有像是互聯網數據徵信的芝麻信用,本版之前有寫過互聯網金融就有簡述過螞蟻金服的業務範圍,這是一隻毫無疑問的Fintech巨獸,光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加上最大的電商網站阿里巴巴的淘寶天貓,就有取之不盡的數據可以做分析應用。 2.趣店 原本叫做趣分期的這家企業,主打的是給沒有信用卡的年輕人大學生分期購物累積信用,更直白來說就是用APP對大學生放高利貸,但是透過大的用戶量可以做到更好的數據徵信和風控。主要的優勢在於他擁有了龐大的年輕消費族群的用戶數據,Fintech行業擁有數據就是金礦,有越多數據base理論上就能夠越精準的切割市場做風險控管。 但是趣店其實也很有可能遭遇夾殺,因為分期付款消費總要到某個地方去買東西,而現實情形是像阿里、京東這些巨大電商都在推廣自己的購物分期的服務,沒有電商出海口購物分期變得市場小很多,必須要找到更多使用場景才能繼續這樣玩。 3. OSCAR 這家美國的公司則是專注在健康醫療保險上,主要銷售給中小企業和個人醫療險,定位自己不只是保險公司還是健康管理公司,提供了個人化的線上問診和健身健康管理的服務,由於資訊透明化、納保和理賠手續簡便廣受歡迎,非常受年輕人歡迎,不過理想上很美好,現實倒是有點殘酷,事實上它也虧錢虧很大,去年上半年就虧損了8300萬美金,業務開發成本高,能否燒錢燒到轉正猶未可知。 4. 陸金所 有中國平安集團這個富爸爸的陸金所原本是以P2P信貸聞名,但是如今P2P網貸平台死得死逃得逃有點臭掉,而陸金所他們的P2P業務也降至不到10%,將P2P業務分拆至陸金服,轉而主打綜合性線上財富管理平台,不過真的看不出除了平台大,技術和服務有什麼特殊。   5.眾安保險 眾安保險是中國第一家純互聯網保險公司,主打的是財產險,它的來頭不小,三大股東分別是馬雲的螞蟻金服、馬化騰的騰訊、還有馬明哲的中國平安,三馬合作的保險公司對其的公信力加分不少,累積了5.23億的客戶,這篇解析眾安保險的商業模式蠻詳細的,最近還成立了眾安科技,說是要在區塊鏈、人工智慧和雲計算、大數據領域持續探索,所有fancy的名詞這家公司都有包到了,你說他能不火嗎?不過中國網路上對他的評價蠻差的,買保險很容易,找人理賠很困難。從保監會的保險消費投訴率來看則會發現他在財險公司中排名最低,以這種迅猛增長的速度來看,控管的能力其實蠻強的。   6. Atom Bank 這家第一間拿到英國的銀行證照純線上的網路數位銀行,只能用App訪問,採用生物辨識技術來進行身份確認,開戶流程只要掃描身份證件和填寫基本資訊,簡便、透明、客製化的銀行APP也很受年輕人族群歡迎,跟傳統銀行的形象大不同,其實Atom Bank也揭示了銀行業未來的發展,事實上需要的人力可能會是非常低的,只是在陳舊的金融法規面前,很多創新都被束縛住。英國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也在發放執照上有了開創性的突破。   7. Kreditech 這家德國的Fintech公司,主打的是讓在正規金融機構得不到授信的借貸者提供信貸,用AI和機器學習來處理每個申請人20000筆的數據資料,來對申請人進行信用評分和發放貸款,其中數據資料包含Facebook檔案、Amazon和Ebay消費紀錄、Paypal交易紀錄等,其實中國和國外的Fintech公司徵信的邏輯都是一樣的,看申請人電商與支付的數據來決定授信,但因為歐美對個資保護的法規嚴厲許多,這樣的公司要擴張難度比在中國要高得多。…

Continue ReadingFintech是什麼?從全球十大Fintech公司看金融科技未來

GoPro發布恐怖財報,長得不是成長型公司的樣子

極限運動相機廠商GoPro公佈了第三季財報,出乎意料的難看,營收、獲利、毛利率都比去年同期大幅衰退,也讓股價本來盤前已經跌了7%,盤後再跌近20%,跌太兇甚至一度暫停交易。 這份恐怖的Q3財報大家不用仔細看也可以發現,本季的營收和出貨量甚至比前年還低,不過GoPro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想要搏出路,砸了大筆錢支出在開發新產品上,營業費用比前年增加近兩倍,一家營業費用暴增,但是收入和出貨量衰退的公司,還叫做成長型的公司嗎? Source: GoPro GoPro的解釋是因為公司花大錢研發的主力產品無人機Karma在10月才上市,銷售不會計入第三季財報,並指新產品在第四季的購物旺季將會大幅提升GoPro的銷售成績,預估營收會在6.25億美元附近,GoPro的CEO Nicolas Woodma預估2017年就會恢復盈利,不過由於連續四季的虧損,市場看起來沒有買單而是恐慌的逃出。看起來GoPro在2014年就到達頂峰,接下來要超越自己都不容易。 Source: GoPro Youtube GoPro上市以來股價狂飆又墜落,完全就是一個吹太大的新創題材股,比較像是很厲害的行銷公司,跟賺不賺錢有沒有盈利能力和成長空間是兩回事。 Source: Google Finance 2014年GoPro在狂飆時,理由就讓人非常懷疑,本益比PE飆到非常高但是商業模式卻是賣硬體而已,把它當作是科技成長股看待,但是GoPro沒有什麼真的強大的護城河,硬體從藍海變紅海的速度非常快,短短幾個月就現形,這兩年漸漸趴在地上。 GoPro的品牌力是很強大的,有很鮮明的品牌印象並且帶動起了極限運動的文化,但是如果品牌印象支撐不起你的售價和銷售,那就只能是個很會吹的行銷公司,原本只做相機的GoPro砸了大錢切入無人機市場,就是要換個題材給人新的希望,目前看市場上的評測其實不差,但是在這擁擠的市場能賣多少,我們第四季就能見真章。   同場加映 GoPro Karma 與 無人機大廠DJI大疆的旗艦無人機比較  

Continue ReadingGoPro發布恐怖財報,長得不是成長型公司的樣子

Tesla財報超預期轉虧為盈!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Tesla第三季繳出令人驚豔的成績,三年來首次出現單季盈利2187萬美金,去年同期是虧損2.3億,交車數量達到Tesla預期的24821輛,比去年同期成長114%,產量25185輛比去年同期成長92%,營收年成長145%,這些令人驚嘆的數字大大提振了Tesla的股價。 Source: Tesla TSLA在財報公布的盤後上漲了4.33% Tesla長期以來的負現金流也開始轉正,不過要注意的是,Tesla其實用的是新會計準則,會讓公司的現金流看起來大幅改善,Tesla燒錢的速度還是非常之快。 Tesla的應付帳款暴增,在Tesla發展越來越強勁產量越大時,對上游供應商也越來越強勢,結果就是給供應商的錢可以拖越久,帳上的現金也就多這麼多,但這是之後還是要付的。 此外還有一項要注意的事情就是,Tesla的一大部分收入來自於ZEV(Zero Emission Vehicle) credit,是加州政府鼓勵零碳排車輛的補貼,這一季Tesla的ZEV credit收入就拿了1.39億美金,沒這筆錢其實Tesla還是在虧損的,不過對Tesla的營收影響還是算小。 Tesla對SolarCity的收購案將在11/17號投票,Tesla本身的債務加上SolarCity這個超大的債務包袱,Musk要拿出好表現和未來美好願景說服股東這個收購案對Tesla是有助益的,此外Tesla大筆資本資出在Gigafactory預計也會在未來為Tesla的電池業務帶來可觀營收,至少願景是如此,也是Tesla有辦法背著這麼高的債務槓桿,持續高速成長還未被市場拋棄的原因。  

Continue ReadingTesla財報超預期轉虧為盈!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