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取代美元霸權呢?入SDR後人民幣依舊貶不停

中國人民幣自10/1號正式納入IMF的SDR一籃子貨幣之後,兌美元貶了1.63%,一年來已經貶了-6.33%。本來加入SDR一片看好中國在國際貨幣市場地位的提昇,認為各國都會開始加入人民幣做為儲備貨幣,理論上需求變高應該是會走升,還有各路學者專家說,這是取代美元霸權的開始,結果一加入SDR,人民幣就開始跌跌不休,反而是中國政府放手貶值。 Source: Investing.com 中國資本外流的現象當然不是從人民幣入SDR開始,中國經濟走緩之際,人民幣外流的壓力就已經不斷湧現,從外匯儲備的變化可以看出中國政府努力拋外匯資產守住穩定人民幣匯價的努力。畢竟要讓市場有中國政府仍在密切調控的舉措。   Source: StockAI 但外流的情形不光是換匯,中國從國企到民企大舉在海外併購,也推頗助瀾這樣的趨勢,中國2016年的海外投資併購金額光上半年就已經超過2015年全年的金額,這樣大幅度的人民幣走出中國,人民幣貶值的壓力自然很高。 Source: Bloomberg 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一旦形成,就算是外匯管制的國家,一樣會有各種各顯神通把資金往外匯的方法。 大家可以看到數位貨幣比特幣兌人民幣不斷的狂漲,就是反映了中國企業和人對人民幣將會持續貶值的預期,設法換成非人民幣資產的現象。 Source: FT 資金的流向,當然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經濟發展越好,就有越多外國資金自然會流入尋找投資機會,但是中國現在的經濟情形是在轉型陣痛期,去槓桿加上國內投資縮手,貨幣依舊維持寬鬆的機率更大,相對照美國經濟相對穩健,離升息越來越近,資金自然會往利率升高的地方跑。 Soure: MacroMicro.me 如果你只看人民幣兌美元,會見到走貶的人民幣在2014見頂後,快要跌回2010年的水平。 Source: Google Finance 但若看包含貿易對手國更廣的實質有效匯率,人民幣其實大概就是跌回到2014年的水準,沒有像對美元那麼兇,換句話說人民幣其實沒有那麼弱,只是美元真的太強。 Source: FRED, BIS 至於人民幣究竟會貶到何時?天才知道,但是要小心所有累積的過度預期,因為就像人民幣過去漲勢強勁時,所有人一味看漲,各種開槓桿、TRF等賭單邊看漲人民幣投資工具吸引大筆資金投入,然後一個大逆勢反轉就讓人血本無歸,尤其這是一個有外匯控管傳統的國家,當你覺得匯率只會走一邊的時候,中國央行就有可能讓你吃苦頭。 若從更長線來看,經濟和貨幣政策才是匯率流向的最重要關鍵,而經濟強弱和貨幣寬鬆與否是相對的,中國相對其他國家強就會往中國流,相對其他國家弱就會反向而行,現在仍是美國經濟比中國經濟穩,貨幣政策比中國會更趨緊,錢出中國是再自然不過。至於那些還在高唱人民幣取代美元霸權的,恩,走路先學會再想怎麼飛天好嗎。  

Continue Reading說好的取代美元霸權呢?入SDR後人民幣依舊貶不停

電商巨人阿里巴巴持續迅猛成長,多角化經營逐步開花

中國電商霸王阿里巴巴公布了強大的財報,顯示出的是中國正在高歌猛進的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產業,而這次財報的重點也揭示了阿里巴巴成功的在移動端佈局拉動了強近的成長,同時雲端服務和媒體與娛樂事業正在高速衝刺中,雖然仍然在虧錢且在營收整體比重跟電商部門相比非常微小,但是揭示了阿里集團母雞帶小雞要走向多角化經營的道路。 從第二季財報公佈的數據來看,GMV平台商品交易總額成長了24%,雖然比中國另一主要電商京東的47%還低,不過兩者的量體差異巨大,阿里的GMV是6730億人民幣,京東是1604億,基期高的增速比較慢是正常的。GMV是一般用來衡量電商平台交易規模的指標,會比實際營收還要大,因為包含了所有成功按下購買鍵後的金額(取消訂單、刷單、退貨也不會扣掉)。 另一個亮點是阿里快速往移動端推進,目前移動端的GMV佔比已經從去年的55%提高到75%,四分之三的GMV來自移動端,移動端GMV年成長59%。 雲端服務也因為付費的用戶增加一倍到57.7萬,營收大幅成長156%,當然也是因為基期低在整體營收裡基本上微不足道,但是虧損已經大幅縮減。 數位媒體與娛樂事業,以阿里巴巴集團的話來說是“大文娛”戰略,裡面包含了優酷土豆、UCWeb、阿里音樂、阿里體育、阿里影業(以剝離獨立上市,營收未計入)等,成長更是超高速的286%,虧損也同樣在縮減當中,營收放大虧損縮小是讓企業投資前景轉佳的徵兆。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人比較不熟的UCWeb移動瀏覽器的全球MAU月活躍用戶高達四億,是全球排名第三的移動瀏覽器,中國市佔第一,印度和印尼也都有50%的市佔。 另一個部門則是另一個正在燒錢投資的創新事業部,包含像超過六億用戶的高德地圖,給移動裝置、汽車、物聯網使用的YunOS,VR事業等,還有發展不怎麼樣的企業通訊軟體「釘釘」,這個部門投資的事業都算是早期投資,前景不明,但是營收佔比也非常小,影響不大卻是阿里持續在發掘新增長機會的部門。 下面這個表顯示的是阿里集團各部門的營收獲利以及部門下主要的品牌,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人比較少聽過的UCWeb, 此外,阿里還有披露他的主要物流佈局公司「菜鳥網絡」的財報數據,目前覆蓋了224個國家,每天處理4200萬個包裹,超過170萬個快遞員和倉庫員工,佈建了超過18萬個物流站。以及快捷支付「口碑」這個收銀系統的財務數據,每日交易數高達1000萬筆,合作廠商超過100萬家。 觀看這份財報,可以知道阿里依舊以核心電子商務業務帶來的龐大營收與獲利,在支援著其他事業部門的發展,他想要成為的不僅僅是一家電商企業,而是一家能夠科技與多媒體的多角化公司,在這bAT三熊互咬的戰鬥之中,坐擁強大金流的阿里依舊立於不敗之地,雖然不代表他做什麼事業都能成功,但是阿里事實上是三家中,唯一一家真正能走出中國市場到海外獲取成功的互聯網公司,不是只在中國當國內王而已。  

Continue Reading電商巨人阿里巴巴持續迅猛成長,多角化經營逐步開花

「權威人士」盤點中國經濟,你該聽懂什麼

神秘中共高層「權威人士」一年內第三次透過人民日報頭版二版,大篇幅對中國經濟進行分析與定調,對於由政府政策主導色彩很重的中國經濟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意義,這也是市場揣摩中央上意最直接的方法。(配圖是這名權威人士去年第一次透過人民日報表達意見) 諱莫如深的中共高層,對於重大事件或是國政現況,匿名以權威人士名義透過黨媒人民日報發言由來已久,毛澤東當年在人民日報上反美批蔣即是如此,因為是以「權威人士」的身份發言,所以可以更暢所欲言,就算未來真出什麼匹漏,也找不到真正的人來負責,但是又能夠定調是高層的態度,可以說是有權無責的發言方式。 說這些話講給誰聽? 當然是仍在爭執中國經濟走向和政府政策該如何應對的官方執行單位,與揣摩政府各項政策走向的市場 至於「權威人士」究竟是誰? 可以說必定是很高層才能佔據人民日報最重要的版位,因為要一錘定音正告最高層的立場,習近平或其核心經濟幕僚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可能性最高(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是中國經濟決策的核心部門,習近平自己就是組長。而劉鶴則同時也是中國國家發改委的副主任,是中國經濟政策的核心智囊)   到底說了些什麼?我們該聽懂什麼樣中國中央的政策態度? 權威人士講了中國經濟的五大問題重點節錄 一、中國經濟形勢如何 別被首季經濟觸底回暖態勢給誤導,中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不會是一兩年可以解決的事。 二、如何宏觀調控 中國經濟面對的是結構性問題而不是週期性問題,最需要優化資源配置,培育新動力、形成新結構,這意味著分化越快越好。凡是主動適應新常態、重視創新和質量效益的,發展態勢都比較好;反之,壓力都比較大。 由投資拉動的需求側刺激不是中國經濟轉型改革的主要手段,供給側是主要矛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加強、必須作為主攻方向。需求側起著為解決主要矛盾營造環境的作用,投資擴張只能適度,不能過度,決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中央一直強調不以增速論英雄。但是,槓桿問題就不一樣了。樹不能長到天上,高槓桿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負增長,甚至讓老百姓儲蓄泡湯,那就要命了。 股、匯、房市 股市要立足於恢復市場融資功能、充分保護投資者權益,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加強發行、退市、交易等基礎性制度建設,切實加強市場監管,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嚴厲打擊內幕交易、股價操縱等行為。 匯市要立足於提高貨幣政策自主性、發揮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在保持匯率基本穩定的同時,逐步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有彈性的匯率運行機制。 房子是給人住的,這個定位不能偏離,要通過人的城鎮化“去庫存”,而不應通過加槓桿“去庫存” 三、供給側改革怎麼推 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更多地減少行政干預,讓市場機制更多地發揮好決定性作用。但是靠什麼手段能做到這一點?“解鈴還須繫鈴人”,減少行政干預離不開政府自我革命。比如,減少對“殭屍企業”的補貼,不靠行政命令、單靠市場行嗎? 中國政府五大任務 1.去產能,各地要明確具體任務和具體目標,加大環保、能耗、質量、標準、安全等各種門檻准入、制度建設和執法力度;處置“殭屍企業”,該“斷奶”的就“斷奶”,該斷貸的就斷貸,堅決拔掉“輸液管”和“呼吸機”。 2.去槓桿,要在宏觀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觀上有序打破剛性兌付,依法處置非法集資等亂象,切實規範市場秩序。 3.去庫存,要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農民工進城的財稅、土地等配套制度。 4.降成本,就要把整體稅負降下來,把不合理的收費取消掉,把行政審批減下來。 5.補短板,就要注重脫貧攻堅的精準度,紮實推進科技創新和生態文明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錢從哪裡來、投到哪裡去”的體制機制。 四、對中國中央政策的預期管理 宏觀經濟政策不能搖來擺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導向越明確,落實越有力,市場預期就越好。反之,如果我們還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場就會擔心遲疑、無所適從。 五、經濟風險如何防…

Continue Reading「權威人士」盤點中國經濟,你該聽懂什麼

陸股的有基之彈和無稽之談

滬深300指數三月以來已經漲了12%,陸股是否已經走過風雨低谷迎來春天了呢? 我們可以從三個面向切入,總體經濟,政策取向以及資金籌碼來看。 總體經濟來看,首先從多項重要的經濟指標看起 官方製造業PMI目前還在低谷,隨著鋼鐵等重工業關廠,大幅減產去庫存,製造業轉型的寒冬還不會輕易過去。 中國非製造業的活動增速也在降溫當中,不過要注意50之上仍然是擴張,換句話說服務業仍然是在成長的勢頭而不是萎縮。 重點來了,中國產能過剩嚴重的其中一個行業就是房地產業,主要是三線以下的城市庫存積壓嚴重,於是政府當局想到了可以加槓桿,低頭期款高槓桿讓人買得起,加速房屋銷售,瀋陽市甚至出現了大學生零首付的政策,但是加槓桿去庫存而出現了的是異常的快速噴發房市榮景,而火力則是集中在一線城市 最顯著的就是深圳,作為人口淨移入且有硬體創業題材的大城,深圳的房價飆升速度令人咋舌,與去年同期比房價就噴了50%,完全是恐慌式買房的代表,泡沫一吹就大得不得了,也讓本來在去庫存的政府開始放話要嚴厲打房,打擊違法的P2P房貸、取消限購、限漲房價來調控房市。 因此打房入股的市場消息就不脛而走,鏡頭轉到股市的籌碼,陸股因為結構上散戶占多數,因此會很常出現一窩蜂的現象,一窩蜂地買進以及一窩蜂瘋狂賣出,但從融資餘額來看,在經歷過股市快速破滅且不斷破底的市況下,籌碼已經沈澱到相對穩定,也因此瘋狂下殺的情形在融資尚未膨脹到浮濫的階段不太可能會發生。 相反的,隨著陸股的市況轉好,散戶的羊群效應可能會再度浮現,開始加槓桿開融資買股,在籌碼相對乾淨的情形下,也給了陸股散戶壯膽,相信融資會有新一波上攻的空間,指數也會應聲被拱上去。 加上原本市場最擔心的人民幣貶值問題,也在美國聯準會放出鴿派訊息之後,資金大舉回籠新興市場,也進一步緩解人民幣貶值以及資本外流的壓力。   綜上來看,實體經濟的改善雖然乏善可陳,但是在籌碼與資金面上的助益下,陸股短期內再度遭遇大風暴的機率不高,但是若實際經濟改善的情況不如預期,美國經濟超乎預期的好再添升息壓力,新興市場資金再度抽出,這些近期表現好的指數一樣會在籌碼浮濫之時失去支撐,說中國經濟已經度過難關是無稽之談,現在經濟還遠沒有到可以讓人安心的階段,而說陸股現在的反彈是有基之彈已經見底,至少現在也還沒看到跡象。目前可以持續觀察中國公司財報的表現,是不是能讓投資人安心,雖然散戶以過去經驗來說比較在乎政策、題材而不在乎公司基本面。

Continue Reading陸股的有基之彈和無稽之談

【國際經濟】 人民幣劇貶體現的是中國金融風暴進行式?

人民幣應該是近期最熱門的話題,隨著美國升息中國經濟走軟,不斷失守重要防線的人民幣連帶影響陸股的恐慌,不過在空頭氣燄非常盛時,遭遇了中國政府的逆襲,在離岸人民幣市場狙擊做空的勢力。

Continue Reading【國際經濟】 人民幣劇貶體現的是中國金融風暴進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