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諸神的黃昏,希臘悲劇的終結

諸神的黃昏其實是北歐神話但是非常適合希臘的處境「諸神的黃昏,是北歐神話傳說中諸神與巨人,怪物最終決戰,世界毀滅並且重生的世界末日。」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受不了和債權人的談判纏鬥討不到便宜決定將邊緣政策玩到極限,直接交付希臘人公投要不要接受三駕馬車(歐盟、IMF和歐洲央行)的撙節政策換取援助齊普拉斯希望希臘人投NO(克魯曼也說要投NO,跟克魯曼同邊的時候就要小心了)表示他們賴帳的決心希臘政府面臨著民眾擠兌的風險,存款大量流失,ATM逐漸錢被領完於是政府開始閃電實施資本管制,銀行關門到公投結束,以及每天每個帳戶只能領60歐元(老實說,我覺得希臘人膽子真的很大或很天真,希臘危機早就不是一兩天的事了,竟然還敢把錢存在希臘的銀行裡,搞到現在棺材送到家門口了才在領錢)公投的結果會決定希臘是不是能夠拿到援助沒有援助就只有破產一途,但希臘人又多數希望留在歐元區所以我們可以有幾個層次看這個問題首先,對希臘人來說撙節給他們帶來極大的痛苦,經濟又沒成長,福利和退休金又縮水借來的錢其實大都拿來還債了,完全就是個整天借新債還舊債,收入又沒起色還每況愈下的悲慘卡債族因此他們覺得自己是穿草鞋的,反正nothing to lose,就跟三駕馬車死賴到底新上台的希臘極左派Syriza也因此上台,財長和總理不停和債權人玩邊緣政策總是到最後一刻才勉強達成協議,希望逼得債權人讓步但希臘人自己也不想要退出歐元區,就賴著賴著希望能討得便宜如今三駕馬車寸步難讓,希臘政府決定梭哈搞公投來一翻兩瞪眼但是這時候希臘人就要好好想想了因為希臘公務員其實現在還是有退休金的,一般人也是有退休金的只是很多被刪得亂七八糟,但至少還是有得領政府和銀行一破產,就是0,zero,什麼都沒有,如果再加上退出歐元區那就是多重打擊貨幣狂貶,資產縮水,金融秩序大亂,經濟恐慌衰退你想想你是希臘人,這票會怎麼投呢?(對一般年輕人來說可能比較沒差,因為都一樣失業貧窮,但對退休族、公務員可就差很多了,是會瞬間無所依的)所以公投可能會讓希臘人硬生生吞下撙節協議,也同時大大削弱Syriza的執政正當性因為它們就是反撙節上台的,如果全民公投政策轉向等於就是否定齊普拉斯存在的價值但如果希臘接受撙節、續留歐元區基本上這個歹戲悲劇就會繼續演下去,因為關鍵問題仍然沒解決希臘經濟成長疲軟和稅收不足以支撐同時還債和經濟發展改善體質政府撙節更會降低民眾消費力道,重回惡性循環希臘悲劇將繼續重演,again and again,就像無間地獄一樣 其實我們要簡單問一個問題就知道肚子痛的時候是拉肚子比較舒服,還是憋著比較舒服,哪一個方法才能解決問題呢?這就是本版看待希臘和歐元的看法分開的結果是解脫,希臘改回德拉克馬幣大貶,將會重創經濟,但可就此擺脫歐元束縛可以花費十年、二十年時間重生希臘有那個本錢,因為它是觀光大國,也是海運大國,地處地中海關鍵位置,是中、俄、美、歐都非常重視的地區,到時絕對會有強大的抄底資金進場貨幣大貶後將會給希臘帶來很強的價格競爭力,不說別的,本版都在等著希臘退歐元區後到希臘玩呢(其實現在就有抄底的買家一直在買了,投資最大的就是德國) 目前市場上比較害怕的是希臘病傳染到其他的歐豬國家,造成骨牌效應歐元區崩潰尤其是體質比較脆弱的葡萄牙,和歐陸第四大經濟體西班牙但對德國來說,對希臘軟弱就是對自己殘忍,因為年底西班牙就要大選如果德國對希臘的Syriza讓步,將會導致西班牙極左派「我們可以黨」崛起,若群起效尤一同賴帳,那會對德國是更大麻煩所以對歐元區來說最需要的就是築起防火牆,讓希臘退歐效應不會擴散其實從公債殖利率的反應上來看,目前比較弱的葡萄牙情況也比希臘要好得太多公債殖利率上升越猛,償債壓力就越大Source:Investing.comSource:Investing.com不管從失業率、GDP成長率、經常帳赤字、FDI等數據,葡萄牙都比希臘要好得多各項比例比較詳見Portugal VS Greece雖然政府債務佔GDP比例高達130%(希臘177%),但葡萄牙力行撙節,非常痛苦卻有想改革的決心,執政黨PSD受到左派的社會黨PS嚴重挑戰所以三駕馬車沒有不盡力挽救葡萄牙的理由,打希臘也是要打給反撙節政黨看告訴它們這套是行不通的,盡力將希臘退歐影響限縮在防火牆內7/5號希臘公投日,諸神黃昏即將降臨究竟這場拖棚悲劇能否迎來最後大結局值得大家持續關注至於對歐元來說,大家都一直看跌歐元,其實毒瘤移除了歐元區反而有更強健的體質,所以也可能是短多長空(當然德國也不樂見過於強勢的歐元),歐洲央行德拉吉在猛力QE釋放流動性相對於貨幣相對轉趨收緊的美國來說,歐元也無法真的變多強勢當希臘因為債台高築,公務員退休福利好台灣就有人開始提起會不會台灣就是下一個希臘本版可以拍胸脯保證,台灣絕不會是下一個希臘,因為除了政府債台高築沒有財政紀律以及軍公教福利過高(所得替代率高、退休年齡低)以外,其他經濟結構都大不相同(經濟狀況比希臘好太多,根本不在同個量級)台灣VS希臘 經常帳佔GDP比例source: tradingeconomics.com政府債務佔GDP比率 希臘 VS台灣(這是官方數字,未加潛藏負債)source: tradingeconomics.com台灣更有可能的是成為下一個日本(請勿聯想到日本好的一面,而是日本恐怖債務的那面)因為台灣債務結構多是內債,不是外債所以不太會有國外債權人催債,拉高公債殖利率增加借貸成本導致經濟危機的問題台灣人會遇到的是債留子孫,寅吃卯糧拿你兒子孫子和曾孫子的財富來揮霍未來債限會不斷上調,付利息會變成政府主要支出,排擠其他各種永續發展的支出還不出債時怎麼辦,就貨幣大貶、利率調低製造通膨,讓退休金和福利的實質支出降低當然一般人的口袋也會變薄,但另一方面又會嘉惠到出口為主的外銷廠商能不能轉化到加薪其實看過去台灣二十年的景況就知道了基本上我們非常有可能會遇到現在日本的劇本,老齡化、社福支出過高、消費力道弱台灣不會變成希臘,但不代表台灣不會面臨悲劇台灣的黃昏其實不遠,溫水正在煮著青蛙(或是說死魚也行)

Continue Reading【國際經濟】諸神的黃昏,希臘悲劇的終結

國際觀到底是什麼?怎麼培養國際觀?

社會上不乏「知識份子」或「菁英」階層斥責現在年輕人沒有國際觀。太向內看,格局太小,不了解世界在發生什麼事,所以沒有競爭力、視野狹隘無法接軌全球。本版叫做「國際經濟觀察」,看起來好像是個頗有國際觀的blog,不過我覺得談國際觀這個老梗題目前,先打個預防針比較好。 我相信一個人越能體認到自己的無知,他的知識邊界就越會廣闊。因此,知道自己在非常多領域仍非常無知,即便是所謂「國際觀」也是略懂略懂而已。本版提出的見解只是自己的觀察和體悟,歡迎大家挑戰和批判。 圖片來源:放泥就可 通常罵人沒有國際觀,自己對國際觀應該有某種定見,因此下個好的可操作判斷的定義很重要。國際政局預測超不準的知名顧問大前研一曾對國際觀下過定義:「知道這個世界發生什麼事,並且對這些事有提出觀點的能力」。這其實是個蠻vague的定義。因為要知道多少多廣多深世界上的事才算「知道」呢?什麼事件都說一切都是阿共(or美帝)的陰謀算不算有提出觀點的能力呢? 出過很多和國際觀相關書(國際觀的第一本書:看世界的方法)的劉必榮教授,則認為,要加強國際觀「學外文很重要,對國際事務、國際文化有相當的敏感度與一定的興趣也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分析國際情勢的架構」所以操作定義就是:會外文,對國際事務和不同文化有基本了解並且有興趣。最重要的元素是自己要有能分析國際事務的架構(思考模式)。 這其中最能夠有效評量的就是會外文的程度,但是光會外文不代表有國際觀,而是掌握了進一步更深更廣瞭解國際事務和外國文化的工具罷了。 [thrive_megabutton mt="上進者必看!全球瘋狂自學的Udemy線上課程Top 10 " st="" color="orange" link="https://ieobserve.com/%E8%87%AA%E5%AD%B8udemy%E7%B7%9A%E4%B8%8A%E8%AA%B2%E7%A8%8Btop-10/" target="_blank" align="aligncenter"] 至於分析的架構,要我說就是脈絡化的思考判斷和更強的同理心換位思考。脈絡化的思考就是了解各種國際事件的歷史脈絡,「事情為什麼會如此發展,事件中的各方持有什麼立場,為什麼會持有這樣的立場。」這也牽涉到同理心和換位思考,生長在不同歷史、社經、文化背景的人,處在不同的時間點和位置,會型塑出怎樣的思考模式、下怎樣的決定、考量哪些問題? 基本上培養國際觀,就是不斷形成各種對外國標籤化刻板印象,和打破或重新認識這些刻板印象的過程。 因為無知而形成很多與事實有距離的刻板印象,然後再因為吸收到更多更廣更深的資訊和知識,或者實際到達當地、認識當地人,了解當地社經歷史脈絡,而逐漸了解自己的無知,進而更加了解對方,這就是培養國際觀的過程。 網路很發達,資訊非常容易查找,一大堆百科資訊即便正確性持保留態度,但是作為背景參考仍是有其價值,重要的還是開放的態度和求知的渴望以及獨立的思考判斷。 培養國際觀是不是一定要出國? 出國確實可以增廣見聞,如果你保持開放的心胸和態度,出國能夠看到更多學到更多。但你如果出國仍然是困在自己的意識形態和刻板印象之中,那也不見得會比較有國際觀。 培養國際觀是不是一定要學英文?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不一定。只要他保持著開放以及積極吸收各類資訊的態度,只會中文的人一樣能有很強的國際視野。 但是,英文是全世界資訊最多的來源,學會英文可以讓你獲得最高的效益,近用最豐富的資訊來源,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不過要注意,會英文也可能沒什麼國際視野,你想想很多美國人可能出了自己州就不知道地北天南,他們也會英文,但是不見得有所謂的「國際觀」。 關注本土化會讓人沒有國際觀? 國際觀從來不與本土化互斥,更認識自己的家鄉,也能夠更深刻了解我們在國際上的位置,在什麼地方好什麼地方差,在國際脈絡和本土脈絡交織的環境下,才形塑出現在的自己,了解自己也才能夠找到具識別性的本土特色和強項。 我覺得國際化和本土化不存在先後問題,認識自己和發揚自己差異化的特色和認識國際現勢都非常重要,不應偏廢。 講了那麼多,到底實際該怎麼做? 最簡單又不花錢的方法,就是多看國際新聞多google。覺得國際新聞和自己無關?很多時候只是看起來不直接相關而已,這個世界很多事情都是相關且會引起長遠的連鎖效應。…

Continue Reading國際觀到底是什麼?怎麼培養國際觀?

【國際經濟】美國升息 熱錢回家 亞洲再釀金融危機?

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背景和成因複雜,但大環境是美國升息,竄入亞洲的熱錢回家造成東南亞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經常帳赤字國家貨幣高估,連遭國際炒家狙擊大貶,並逐步衍生成金融恐慌風暴如今美國再次醞釀升息,亞洲國家這次是否準備好了呢?本版認為,這些東南亞國家已非吳下阿蒙,97金融風暴後都有大幅改善體質重演亞洲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低,這次特別以東協主要的經濟體印尼、泰國、馬來西亞這三個當年重災區國家為例整理了一些圖表來佐證首先是經常帳赤字改善,外匯存底的大增,給了這些國家抵抗金融動盪的底氣畢竟炒家狙擊貨幣時,跟各國央行對幹也要衡量對方銀彈有多強Source: TradingEconomicsSource: TradingEconomicsSource: TradingEconomics印尼在經常帳赤字方面受到原物料走跌影響相對弱勢Source: TradingEconomics其次,三國的銀行不良貸款的比率也顯著壓低(當然危機來時壞帳比率會拉高,但是現在的水平仍比97金融危機前要低得多)點圖可放大Source:新浪財經 全球宏觀經濟數據印尼、泰、馬三國的國家總儲備相較於97年大增Source:新浪財經 全球宏觀經濟數據三國的銀行存貸比率(Loan-Deposit Ratio)顯著低於亞洲金融危機前水準。(銀行存貸比率越低風險越低)印尼銀行存貸比率泰國銀行存貸比率馬來西亞銀行存貸比率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向外國銀行貸款占GDP的比率大幅下降換句話說,它們更傾向對內融資,因此比較不會遇到97金融危機時貨幣狂貶,外債負擔大增的窘境外國銀行貸款占印尼GDP比例外國銀行貸款占泰國GDP比例外國銀行貸款占馬來西亞GDP比例若從東南亞國家的實質有效匯率觀察會發現97金融危機前的貨幣高估情形非常嚴重也因此當年會有非常大的下行空間印尼實質有效匯率 泰國實質有效匯率 馬來西亞實質有效匯率 如今的國際金融環境也有非常大的轉變各國金融監管和匯率調控手段在金融危機的經驗後也更趨成熟東協加三簽訂的貨幣互換協議已正式生效,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各國合作注入流動性避免匯率大幅滑價崩盤,具有穩定金融的效果而且新興國家的融資管道也不限於倍受這些國家討厭的IMF,還有新興的融資管道像是與新興國家友好的金磚銀行(基本上都是「信心」的表示)信心是防止恐慌蔓延最重要的特效藥,多重的合作和防火牆是能夠加強市場的信心結論從這三大東協國家經濟體體質的改善,可以看出亞洲金融風暴重演的風險已經大幅降低當然,這不代表這些國家不會再面對金融危機,因為這些年低利率和QE熱錢流竄造成的新興市場房價高漲,許多城市都出現房市泡沫化跡象在升息循環來臨時必然會遭受到衝擊但是要說會向亞洲金融風暴那樣貨幣懸崖式狂貶然後出現嚴重外債危機的劇本,應該比較不會在東南亞發生尤其這個區域多是原油進口國,油價低有助於減緩新興國家的通膨壓力也給這些國家更多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空間因此,如果當美國開始升息,市場開始對新興亞洲有過度反應時本版認為或許就是撿便宜的好時機(沒有任何勸誘投資的意思,純粹分享看法)本文僅作非常概略的分析有什麼不同意見或看法也歡迎提出有興趣更深入研究閱讀的可以看看下面這幾個連結防範亞洲金融危機(資本帳危機)的政策建議亞洲金融危機重演機率不大

Continue Reading【國際經濟】美國升息 熱錢回家 亞洲再釀金融危機?

【國際觀察】六四後的中國,無可否認的事實和不願面對的真相

在陸股如斯狂熱的今天,務實和物質主義至上的中國人不再在乎26年前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前發生的事生活、賺錢、混口飯吃,就是一般人民的basic need能夠滿足basic need的政府,說話自然能夠大聲,叫局外人不要指指點點這中共最深的痛處26年,中共早已洗清了天安門廣場上的血泊坦克人(Tank Man)成為了一種符號,一個讓支持民權的人行禮如儀年年像大拜拜一樣供奉在神壇的偶像對中共來說,六四就像是一場每年必經的大感冒,要對全網維穩升級,做出安全隔離時間久了,廣場上的曾被稱謂為「英雄」的學運領袖們,一一走下神壇曾在當時海外聲援的台港藝人們,曾齊聲唱著「歷史的傷口」、「為自由」許多人如今在大陸的事業已經開花結果,六四的存在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場每年的尷尬 無可否認的事實隨著中國的經濟和國力持續的上升中共成功的設定了議程,也用行動證明了集權領導的高效率,確實拉起了這個大國實現了超過二十年的強勁經濟成長,養活了十三億人口,驚人改善了國力和國民的生活養富了一大群裙帶資本主義的得利者,和隨著經濟成長收入提升的城市中產階級「穩定壓倒一切」就是中共的真理,他們也讓更多中國人相信,二十六年前鎮壓的決定是對的同時也讓更多年輕人,遺忘二十六年前發生過的事自由和民主被排除在議程之外,很多人務實地認為中共是有在自我改善和進步現在的中國比起十年前、二十年前自由得多只要看中國網路上百花齊放、眾聲喧嘩,五毛、美分、公知、憤青都能發聲即便還是有禁聲、封鎖、刪帳號、屏蔽,但無可否認的是言論尺度確實比過去有所放寬到多數網民尚能接受的程度 更有許多知道二十六年前發生什麼事的人認為當年的年輕人太過躁進、訴求和開價太高,應該要等待國家準備好了,民智開了,才有條件能推行民主、才能放寬自由認為學運領袖們可能是受到過於英雄主義的催化,或是外國陰謀反華勢力的煽動才導致了中共鷹派不得不的鐵腕措施,合理化「可以殺二十萬人,保二十年穩定」的說辭甚至更反西方的人認為,中國要走自己的路,不要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價值中共已經用行動證明不走西式民主的體制也能活得很好反而比伊拉克、印度、埃及這些被西方推動的所謂民主國家更穩定、進步、繁榮也比台灣這種民主化之後,政治惡鬥經濟各方面弱化要好得多(雖然我個人認為中共在國力增強後的打壓、分化成功,其實是台灣弱化更重要的原因,但台灣人自己不夠爭氣也是事實)這幾乎是大多數中國知識份子的想法。中國不能民主,中國不能亂。中國要專注發展經濟而不是政治集權的共黨才能夠穩定局勢,才能夠有更宏觀長遠的眼光拓展中國的復興宏圖大業,靠黨的領導才能實現一步步的富強,而中共雖然有著結構性的嚴重貪腐、裙帶資本主義、黨治人治高於法治、城市農村貧富差距懸殊、環境汙染、壓抑人權等問題,但大體上是實現了中共強國富民的承諾(至少相對程度上改變是非常巨大),也創造了非常龐大的共同既得利益的保守派,希望共同維護這個體制,畢竟他確實讓多數城市人民得利,當多數人都是利益共同體時,這個體制就無法否定它存在的價值不願面對的真相而鬥臭鬥倒敵人向來是中共最擅長的招數最成功鬥臭的就是「人權」和「普世價值」這些概念即便在台灣,都有很多人認為中共在二十六年前的鎮壓和屠殺是做對的事是為了國家穩定、為了民族復興、為了經濟發展但各位不要忘了,二戰前「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的所作所為也都是舉著為了國家穩定、民族復興、經濟發展的大旗確實拉起了一戰後德國凋敝的經濟和民生,實現了富國強兵但這絕不能夠合理化或正當化納粹對反納粹者,無論是共產主義者、自由主義者或是猶太人殘酷的鎮壓屠殺很多強國人一方面受到中共成功的宣傳反對西方價值和宣傳不斷入侵中國想要和平演變中國,極度厭惡外國人對中國指指點點但又同時認為中國的自由程度在進步,多數人日常生活也並未覺得有何不自由而對國家在共黨一黨專政領導下的進步強大有更深的民族自豪感其實若沒有外部和內部的壓力,中共何需自我改進,何需放權,何需給予民眾更大的自由即便多數被控或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民運人士消息大都被封鎖屏蔽無論是劉曉波、胡佳、艾未未、高智晟、浦志強(不知道這些人的請去google)就是有這群犧牲小我的人在中國不斷爭取維權,中國的自由、法治才會有一點一滴的相對進步,權利向來是掙來的,而不是統治者會莫名就大發慈悲施捨更遠的來說,要有國外自由市場經濟制度競爭的壓力,才讓中國逐步拋棄完全性的共產主義計畫經濟,實現人民生活的改善那些砥礪著中國進步的力量絕對不來自於對共黨歌功頌德,而是點出中共缺點並迫使其改進的諍言或行動 毋忘六四,為的是我們心中還存有的良知即便我們看到了中國實在的經濟發展,甚至我們參與了中共主導的市場開放獲得利益也不該摒棄對真相的追求,或是別過眼,讓那些曾被鎮壓的學生民眾,無足輕重地消逝在扭曲的歷史灰燼中也為的,是歷史的教訓,設法用更好的方式解決問題,而非用槍砲坦克屠殺手無寸鐵的平民,因為無論再怎麼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該正當化或合理化屠殺平民換個角度來說,若中共真的覺得自己為了民族大義、國家穩定站得住腳又為何需要封鎖資訊,要人禁言,不心虛了話,就應該用那些他們認為合理的理由,說服民眾並取得民眾支持正當化執政者的所為,而不是靠封鎖資訊來使人遺忘否則和那些中共不時抨擊,想靠拖字訣讓人淡忘扭曲慰安婦歷史的日本右派,本質上根本沒有分別歷史的傷口和遺憾,是否能夠癒合療傷端視我們這些還知道26年前發生過什麼事的人能夠秉持著身為一個人的良知,勿忘六四,追求真相、務求平反

Continue Reading【國際觀察】六四後的中國,無可否認的事實和不願面對的真相

【媒體觀察】即時假新聞、玻璃心、極端言論

坎城(Cannes)影展一張「聶隱娘」劇組舒淇改中國國籍為台灣的圖,再度掀起中台網路罵戰中國網民說舒淇是台獨狗,台灣網友則對舒淇正名台灣人大表讚揚並稱中國網民玻璃心,動不動就崩潰但是舒淇本人根本沒有宣稱強調自己的國籍問題,台灣媒體卻一直報導說舒淇在坎城對外媒喊「我來自台灣」中國網友揚言抵制,風波鬧大搞得舒淇經紀人出來發聲明要嚴正否認,對傳謠言的台灣媒體保留追訴權利聶隱娘宣傳嚴重失焦,侯孝賢這部大師之作在坎城大獎呼聲高的新聞幾乎被掩蓋這樣的場景其實非常常出現中國在國際場合打壓台灣名稱幾乎是司空見慣中國網民對於將台灣獨立於中國自成實體非常敏感並把中共等同於中國,對中共政策表達反對的藝人也被稱為不愛國,不要賺中國錢,滾出中國等等動不動就要抵制XX藝人,強國人玻璃心的名聲也是不脛而走香港的何韻詩、黃秋生、杜汶澤支持香港民主運動都是明顯的強國霸凌受害者所造成的寒蟬效應絕對是港台藝人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台灣藝人其實十分難為,兩邊不是人畢竟真正的大市場在中國,表態政治不正確是自尋職涯死路但是選邊站又對不起自己家鄉民眾的支持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避談,不選邊站玻璃心其實不只強國人,台灣和香港網友也是這個時代,要摧毀台灣和香港藝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挑起中國與港台的矛盾成龍和王晶就是如此,但他們說不上是受害者,因為它們確實常講些邏輯不通的瞎話不過畢竟他們賺到了錢與大市場強國人的支持只是他們自己家鄉香港網友和年輕人開始唾棄和嘲諷這類「愛國愛黨」的公眾人物藝術是離不開政治的說讓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是過於天真的想法但是放大政治衝突的結果其實並未解決問題反而可能讓後果趨向於不利於港台地位和影響力因為挺台灣或撐香港能夠得到實際的利益太小,後座力卻很驚人或許對得起自己的道德良知,卻可能扼殺了未來的發展空間因此如果未來越要求港台藝人表態,越可能出現的結果是不利於港台的而不表態或不碰觸這類敏感議題,並不代表需要表態支持中共反而能更有空間實際做些有利於港台的事大家如果知道侯孝賢為人,就了解他時常出沒在台灣的社會運動場域默默支持弱勢甚至不時站在第一線力挺,他的社會關懷不只體現在作品,也在他的人生實踐(請隨便google侯孝賢與社會運動)李安也一樣,在國際場合強調自己來自台灣,感謝台灣,並且介紹推薦自己的同業們到台灣去取景、拍攝,希望帶動台灣與國際影業的接軌他們都明顯的是心向台灣,但不做政治上的表態畢竟侯孝賢的聶隱娘沒有中國方面的資金和援助也拍不成李安的臥虎藏龍亦是如此試想他們若被中國方面抵制,會對台灣更有利還是更不利相信成熟的台灣人能夠權衡利弊另外,此次的風波基本上也是一個網路惡意言論放大的很好例子是一連串的錯誤所組成首先媒體未盡查證職責造謠,中港台網友聞風起舞,馬上各自歸隊開罵即時假新聞的傳播和複製在社群時代病毒式擴大媒體在挑選網友評論作為素材時,會挑有梗、有衝突的極端言論刺激銷售,最好出現什麼台獨狗、支那豬、港燦,可以大幅增加點閱率和分享的頻率因此就放大了極端言論代表中港台網友全體的印象網路世界很大,如果老是拿天涯的憤青代表中國網民,或者拿PTT八卦版的犬儒代表台灣網友,兩者當然可以口水戰不停但是仔細想想就知道,那些在UDN新聞下留言的網友、在八卦版到處酸的酸民、和在天涯論壇不時高潮的憤青,都只是網民組成的一份子不必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說網路就很糟糕,鄉民都是酸民本版也是網友,但本版的文章就不是謾罵不太會刺激點閱率,我不能代表誰,但也不希望媒體總習慣把個案推全體,然後為了點擊率製造與強化衝突,扭曲了真相"Haters gonna hate."這是面對網路惡意言論非常需要認識的心理建設(本版也在努力適應學習)如果在意所有那些不理性的腦殘酸民謾罵,那只會加速自己的崩潰有建設性的批評才是媒體和每個人更應該要擷取的重點中國也有很多講道理、能包容、明事理和幽默的網民,不全然是腦袋不清楚的憤青就像台灣也有除了八卦版、UDN和中時酸民以外通情達理、理性思辨的網友PTT也有富有知識性或者幽默的言論端視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和方法在吸收網路的資訊,批判性的思考和閱讀是很重要的最後,了解媒體的調性和操作邏輯是很重要的很多媒體的政治立場時常高過真相的傳遞,因此閱讀時需要格外的注意無論是自由時報和旺中都一樣,近期讓一堆中國網友高潮半天的中泰合作開建克拉運河新聞就證明是假新聞散播的源頭之一就是中時的報導(旺中集團還有太多其他惡意抹黑和當打手的紀錄)而這次舒淇的改國籍事件,則是自由在推波助瀾,強調台灣主體卻扭曲事實真相本版的立場還是從實際利益的考量做為出發放過那些在中國發展的台灣藝人或台灣公司,只要他們沒說出什麼邏輯不通,盲目瞎挺中共的瞎話不必逼他們做政治上的表態,畢竟人在屋簷下,不過就是為了賺錢為了發展生存沒做什麼傷害台灣的事,就只是把中國作為一個重要的市場沒有像成龍一樣瞎挺中共,何必害自己的同胞被這麼大的市場抵制讓他們用實力說話,而不是用政治立場說話吧也不必對那些中國憤青網民的霸凌言論做過度的回應他們很多人的不成熟和腦殘是自己長年被洗腦的結果就像你不會去精神病院舉辦辯論比賽是一樣的道理要說服haters是很難的事,你只能隨它們去,然後盡量用包容和可憐他們的心態慢慢講道理,講不聽就算了在意那些聽得進去的理性的人,而不是那些冥頑不靈的hater知識和社會的成熟會讓錯誤和不理性的言論失去主要市場但hater是不會消失的,網路只是社會的縮影,hater是社會無法棄絕的組成即便是歐美一些成熟國家,網路上也是一堆觀念扭曲的haters,但是多數人仍是能辨別是非,這樣就好了,媒體去放大和傳播那些haters的言論,也只是越來越自失格調和立場

Continue Reading【媒體觀察】即時假新聞、玻璃心、極端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