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能容二虎?Uber與滴滴的燒錢大戰至死方休?
海量流血與輸血,這是中國叫車APP市場近期不斷升級的融資軍備競賽、燒錢補貼搶市佔現況最準確的形容,Uber的CEO特拉維斯(Travis Kalanick)放話要成為中國第一(目前的中國市場第一是滴滴出行),背後有富爸爸阿里的快的與騰訊的滴滴在經過燒錢大戰後合併為滴滴快的(之後改稱滴滴出行,因為代表更廣泛的旅行和通勤),聯手成為中國最大的叫車APP,由於叫車APP行業有贏者全拿的性質,所以有最雄厚資本支持補貼司機與乘客,擴大規模與網絡效應的企業,能夠將錢燒不下去的競爭者擠出市場,形成獨佔,而中國這個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市場,正在進行這場腥風血雨的淘汰賽當中,滴滴在國內整合後,面臨的是全球具領先地位的Uber在自己的市場侵門踏戶,有一山難容二虎之勢。 特拉維斯在受訪時曾表示,Uber在已開發市場已經開始獲利,要全力在中國搶攻市場,今年六月展開新一輪的融資,包含沙烏地阿拉伯主權基金PIF投資的35億美元,將主要用於中國市場。過去一年中國Uber快速本土化後擴張迅速,從2015不到十個城市的業務量急速擴張到將近60個城市,中國Uber負責人柳甄更說戰場將主攻至三四線城市,不擔心錢燒不過滴滴,2016目標要插旗一百個中國城市,希望在2017年就能夠超越滴滴。雖然從易觀國際1.5億智慧手機活躍用戶的調查中指出,滴滴今年五月的活躍用戶高達4310萬,而Uber中國只有1010萬。第三方機構的調查認為滴滴的叫車服務中國市佔率高達87%。 無獨有偶,滴滴也表示他們已經在200個城市(滴滴在中國總共有四百多個城市營運)開始獲利,資金來源也源源不絕,光是六月就有蘋果投資的45億美元以及透過招商銀行發債25億美金。滿手現金的軍備競賽在這個夏天打得火熱,新一輪的融資讓滴滴的估值來到280億美金,不過比具有全球規模Uber的估值620億美金仍有很大段差距,但是滴滴的主戰場只在中國,有地主優勢,過去的互聯網外商在中國幾乎都吃鱉,Uber難以樂觀。 滴滴的老闆程維在今年四月的2016移動互聯網大會上豪氣地表示「我們非常相信在中國會贏,徹底地贏,因為在過去20年垂直領域中國互聯網公司都做到了,我覺得滴滴沒有理由做不到。」 除此之外,滴滴及其背後的軟銀、阿里系資本牽頭圍魏救趙,滴滴出行與Uber的海外對手Lyft,印度的Ola、東南亞的Grab Taxi都有策略合作分享客戶,集合成反Uber聯盟,要讓Uber在進攻海外市場時遇到更多當地市場競爭者的強力挑戰。 事實上,對用戶以及司機來說,其實哪家叫車便宜或補貼高就往哪家去,並沒有太多品牌忠誠度,所以目前這場燒錢大戰,爽到的是中國使用叫車APP的消費者們以及司機,根據不同來源的訪調,People's Uber「人民優步」每十英里車費是24.9人民幣,滴滴快車則是32.7人民幣,相同里程一般計程車是36.8人民幣。 對司機的補貼的水平也是浮動的,Uber中國高峰時期能到1.8倍車費,司機每單補貼可以高達50元人民幣,每完成22個訂單可以額外獲得100元人民幣獎勵,而滴滴快車高峰車費能到1.4倍,司機每單補貼則至多40元人民幣,每完成20個訂單可獲得80元獎勵,很多司機都在不同的平台上轉換來轉換去。 雖然Uber自稱運營效率比滴滴高,但是Uber為了在中國市場補貼已經也虧了十億美金,滴滴當然也虧錢,但是地主以及先發優勢讓Uber要在中國市場擊潰滴滴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更別說中國運營的政治風險,Uber在全球運營的避稅問題早就遭到各國政府弊病,在中國強勢政府的主導之下,要用差別待遇讓Uber死是非常容易的事,很難相信中國政府會放任Uber在中國本土市場擊敗地主隊,更別說滴滴背後的資金還有很多是官股銀行和保險業,Uber雖然鬥性堅強,但在中國市場鎩羽而歸相信只會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