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發佈了第三季的財報,明顯看得出的是中國的消費力復甦,核心的中國零售商業成長了26%,經過了第一季疫情的慘淡後,所有部門的營收在電商的第三季淡季仍出現年比的成長達到市場預期。但是月活躍用戶低於市場預期,以及螞蟻金服的IPO遭政府卡關而股價一度出現了大幅回檔壓力。背後的機會與風險在哪?在天貓服裝的增長率,已經高於COVID前的12月季度。對於天貓電子而言,本季GMV增長放緩,部分原因是今年iPhone的新機發布較去年延了一個月。但10月份天貓的手機類別同比增長超過50%,可以預期會將營收灌入第四季的成長。阿里月活用戶、年活躍買家增長放緩市場原本預期阿里的手機月活用戶MAU增長2000萬,但實際只增加了700萬來到8.81億,是史上最差的紀錄,也讓用戶獲取的成本拉到了新高(營銷支出成長/用戶成長數)。中國電商用戶的增量市場很可能正在走入飽和的存量市場,拼多多的活躍買家也來到了6.83億,增速自然是遠高於接近飽和的阿里。依照目前的用戶增速會被拼多多進一步趕上。阿里面對拼多多的挑戰,也推出了淘寶特價版,MAU在六月底時是4000萬,在第三季底則來到了7000萬,一季增加了3000萬,但阿里整個公司的月活用戶只增加700萬,換句話說大部分的淘寶特價版其實新用戶是來自於舊用戶。月活躍用戶的環比增長減緩阿里第三季的投資與併購阿里在10月時,投資36億美金拿下高鑫零售絕對控股權。作為阿里主打的未來成長題材「新零售」,要利用高鑫的實體零售供應鏈競爭力,深化大賣場的零售數位化轉型,與電商平台具有高度互補,自建零售通路的成本非常高,像是盒馬鮮食和農產品物流成本高,展店的速度也無法像併購一樣快,因此能和實體零售量販高度做平台的數位整合,能夠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體驗。同時阿里也投資了跨國連鎖旅遊免稅店零售商Dufry,合作拓展旅遊零售市場。並且與瑞士歷峰集團合資投資奢持品電商 Farfetch,持續拓展自身在不同品類和地區電商領域的全球佈局。阿里巴巴的未來營收增長點常拿來跟Amazon對標的阿里巴巴,其中一個備受看好的業務就是雲端業務阿里雲,營收達149億年比增速60%,主要因為互聯網、金融和零售產業貢獻阿里雲營收,ARPU增速也在增加。預期阿里雲在2021Q1將可能開始由虧轉盈。在跨境零售上,成長主要來自包含東南亞Lazada和土耳其電商Trendyol。Lazada的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100%,也因為疫情加速了電商的普及。淘寶直播電商在過去12個月的GMV來到了3500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翻倍、商家直播貢獻了六成,不過中國各大網路平台都開始了自己的直播電商業務,快手和抖音都已經取消了淘寶的外部連結,未來在衝刺直播電商收入時避免不了更多的補貼戰。阿里的風險,飽和的市場更需要拉高存量變現除了前面提到的用戶增量新低,用戶獲取成本創新高外。新零售的雷聲大,但收入增速也隨著量體變大快速下降,在2018年到2019年新零售都有超過100%的增長,但是即便中國已經逐漸走出疫情的重創,新零售的實體通路營收增速已經下滑到新低的44%,要觀察未來是否會進一步快速下滑。DME數字媒體與娛樂部門,在控制內容成本降低優酷損失並提高付費用戶成長,虧損減少了17億人民幣,但所謂的大文娛別談賺錢,就連營收也降到佔比只剩5%。若不是將遊戲業務從創新業務併到數字媒體與娛樂部門,營收增長和虧損會更難看。面對騰訊系公司的包圍戰,美團強攻阿里子公司業務,在外賣領域,美團已經將阿里旗下的餓了麼差距拉開,同時美團也想切入金融領域。拼多多在電商領域一直在蠶食淘寶低價客的用戶,兩家月活用戶數差距持續縮小。大型機構轉進港股阿里避政治風險Baillie Gifford 長線看好阿里能成為市值2兆美金的公司,為了規避潛在政治風險,第二季將價值26.7億美金的阿里巴巴ADR轉換成港股。淡馬錫也將價值約30億美金的BABA ADR換成港股。所以當你看到今年第二季13F大機構減持BABA,其實不是看空而是將其ADR持股轉換成港股。螞蟻被套上監管緊箍咒後,估值的變化與成長性疑慮在經過螞蟻如火如荼的IPO軋然而止,加上BABA財報公佈用戶成長不如預期,股價曾經一度重挫,但在美國總統選舉結束後又與美股大盤一樣強力攀升。阿里核心的電商領域雖然遭遇到多方挑戰,但始終是站在王者的位置。雖然螞蟻集團在受到監管加強的管制下,可能會降低IPO的估值與未來成長的數字,但是要謹記擁有螞蟻33%股權的阿里巴巴,是中國最強的兩大網路集團之一更多的監管會造成的是獲利成長增速放緩,而非失去行業的成長性。基本上中國經濟若持續轉好,在結構上往收入增加,線上線下消費市場擴張邁進,規模最大的電商平台和雲端運算平台不會落隊。延伸閱讀:被套上緊箍咒的螞蟻金服,當無限槓桿被政府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