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 COVID-19 檢測與確診數據:最新資訊來源

有鑒於大家都十分關心各國武漢肺炎COVID-19的疫情發展,但是蠻多資料四散在各處,所以幫大家整理一些很多人關心的數據,包含各國的檢測、確診數據,以及各種治療研究的資訊來源。 武漢肺炎 COVID-19 統計數據 首先最基本的是各國的確診數據,我一般來說都直接看 World Meters的Coronavirus Cases整理 本版也有簡單做了一個COVID-19表格給大家參考(不定期更新) 至於各國的武漢肺炎檢測與確診數據,有另個網站 Our World in Data有整理蠻清楚的圖 至於各國檢測的數據,我幫大家整理一些比較常關心的國家 台灣檢測數據 美國檢測數據 南韓檢測數據 日本檢測數據 Our World In Data 還有畫出各國疫情發展的趨勢圖,對於直觀觀察疫情是否減緩也蠻實用的 Financial Times則是有整理一系列的圖表,還有包含全球各大城市的疫情趨勢,也是值得參考 有關武漢肺炎 COVID-19 療法、疫苗跟藥物資訊更新 Wiley…

Continue Reading武漢肺炎 COVID-19 檢測與確診數據:最新資訊來源

FB的Libra幣是什麼?Facebook真要自建全球央行?

Facebook CEO的Mark Zuckerberg公佈了籌備已久的區塊鏈金融產品:加密貨幣Libra和Calibra數位錢包(Digital Wallet),一腳踏入區塊鏈與金融科技的領域。 下面這個影片,是Calibra的應用場景示範,未來搭配FB全球普及率非常廣的Messenger和Whatsapp,要用Libra這個加密貨幣來實現像傳訊息一樣簡單、方便、迅速的跨國支付轉帳。   Libra是什麼? Libra 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 Libra白皮書開宗明義的目的和理想,就是運用區塊鏈技術來打造無國界、去中心化、低波動的加密虛擬貨幣(Cryptocurrency),來降低全球貨幣兌換轉帳、支付交易的門檻,實現普惠的互聯網金融創新。 Libra由獨立的非營利會員制組織 Libra Association治理,設計上刻意去中心化,所以實際上不是由Facebook隻手遮天,FB在該組織最多也只有1%的投票權,下面會介紹Libra Association的組成。 Libra和Bitcoin比特幣有什麼不同? Libra是有真實資產做擔保的穩定幣,比特幣和多數其他的加密貨幣是沒有實際資產作為擔保的,價值來源純粹靠的是投資者對這個加密貨幣的信心。 Bitcoin性質偏向是投資產品而非貨幣,而Libra作為穩定幣則是目標在成為廣泛受認可的交易媒介,對Libra幣內在價值的信心來源,則是他的資產儲備能夠支應兌換相應價值的法定貨幣(以下簡稱法幣)。 BitCoin的發行量是算法決定,總發行量是固定的,由挖礦者算力決定分配。Libra的發行量則是由用戶市場需求決定,用1:1的法幣購買,就會創造新的Libra,並在儲備中增加法幣同等的真實資產,反之在需求減少時銷毀Libra,只有Libra Association能決定創造或銷毀Libra。 由於貨幣發行機制的差異,BitCoin每顆幣升值和貶值,取決於市場對比特幣的需求,Libra的升值和貶值,則僅取決於外匯市場的波動,因為Libra是錨定一籃子貨幣的穩定幣。 什麼是穩定幣(Stablecoins)? 穩定幣是指稱錨定真實世界貨幣價格的加密貨幣,像是幣圈知名的Tether發行的穩定幣龍頭USDT,就是以1USDT換1美元,每發行1個USDT,Tether就相應在帳戶中會多實際1美元的存量(不過因為中心化且缺乏第三方審計,Tether的USDT也出過價格脫鉤這種大風波) 穩定幣價格相對其他的加密貨幣波動小很多,但其實幣圈中的穩定幣,大都是炒幣者拿來在交易所買賣套利其他加密貨幣,和避風頭的資金停泊港口,。 Libra作為一種穩定幣,卻不是錨定單一法幣,Libra的價格會與一籃子貨幣掛鉤,而不是釘住美元(降低政治敏感),有點類似IMF的SDR特別提款權,以此來減少價格波動。 Libra會以真實資產儲備像是法幣現金,以及信譽良好的政府貨幣證券作為擔保(例如美國、德國公債)。要足夠有公信力和穩定的價值,才能夠讓使用者和商家有信心持續使用Libra作為實際交易的虛擬貨幣。 Libra 如何發行?會不會超發貨幣造成通膨貶值? Libra Association不會有自己的貨幣政策,基本上是根據市場的需求,每新增一枚Libra,就要在儲備中存入1:1等值的法定貨幣,若Libra兌換成儲備中的法幣則會銷毀。所以理論上Libra升值或貶值,反應的只是一籃子貨幣的外匯市場波動。 由於Libra還在早期發展階段,一枚Libra的價值還沒有確定,不過預期發行價可能會訂在1美元和1歐元的價值附近,讓市場比較好聯想穩定幣的價值。…

Continue ReadingFB的Libra幣是什麼?Facebook真要自建全球央行?

美國公債長短期殖利率倒掛,經濟衰退的領先指標?

殖利率倒掛是什麼? 殖利率倒掛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美國長天期國債的利率,低於短天期國債利率,長短債的利差從正變成負,這時正斜率的殖利率曲線(Yield Curve)會變負斜率就稱為「倒掛」。 一般來說,因為長債到期時間比較長,不確定性比較高,所以會有更高的風險貼水,利率會比短債較高,斜率就會是正的。 下面這個圖藍色實線就是2019年3月22號的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可以看到在六個月和一年前都是越長天期利率越高,然後隨著聯準會升息和市場對於未來景氣預測沒那麼樂觀時,殖利率曲線開始走平甚至變成負的。 資料來源:Stock-AI 短天期的債券利率,對聯準會的利率政策高度敏感,升息時會跟著利率提高,而長天期的債券利率,則是市場對長期通膨的預期。 當市場認為美國FED未來將會從升息轉朝向持平或降息時,表示對長期的通膨看壞,聯準會在經濟衰退通膨收縮時,會用更寬鬆的貨幣政策,例如降息甚至QE來刺激經濟。 會需要到這種情形,就是景氣已經確定反轉,需要Fed動用貨幣政策,而對於未來的通膨降溫預期,就會反映在長天期的公債殖利率上。 殖利率倒掛是股市和經濟會馬上變差的指標? 過去60年只要出現美國10年期和3月期的利差變成負,利率倒掛時,未來的6到24個月就會伴隨著經濟衰退,8次殖利率曲線倒掛後只有一次失準過,其他七次都進入了經濟衰退期。 但是如果你看下圖就會知道,股市在殖利率開始倒掛之後,股市都還是有可能會再創新高,至少過去二十年的經驗都是如此。 資料來源:Stock-AI 因為開始停止升息的時機,通常是經濟增速趨緩,而不是馬上變成衰退,企業盈利和就業情況等經濟指標可能都還在高點。 直到企業營運和獲利開始不如預期甚至衰退,失業開始增加,大家越不敢消費通貨開始緊縮時,聯準會才會真的開啟降息的節奏。股市是經濟的領先指標,6到24個月的滯後期說短不短,其實你很難預料什麼時候會真的市場會反轉。 猜頭跟猜底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但長期景氣循環是有規律的,樹不會長到天上,殖利率倒掛是一個前方有危險,要你小心駕駛的警示,只是它沒告訴你說前方是多前方。 大家真的有興趣的可以看看舊金山聯準會的殖利率曲線研究 Economic Forecasts with the Yield Curve 看更多指標可以到我幫大家整理的市場動態和經濟指標。 下面這個紐約聯準會的圖,有更長的紀錄長短債利差殖利率倒掛和經濟衰退的規律,給大家參考。

Continue Reading美國公債長短期殖利率倒掛,經濟衰退的領先指標?

2019 新興市場誰主浮沈,答案可能是你想不到的國家

中美貿易戰加上美國聯準會不斷的升息,新興市場在2018年大幅承壓,中國更是跌的最慘,很多機構都已經說新興市場在大幅回調之後已經相對誘人。 過去兩年美國一直升息,匯率可以反應一個國家經濟實力,新興市場一般來說會受到美國升息的影響,資金大幅回流引發貨幣危機,不過這次真的不一樣,至少對某些國家特別如此。 source: tradingeconomics.com 如果把過去兩年亞洲一些主要的新興市場國家匯率攤開來看,你會發現由於半導體產業蓬勃,台韓經濟相對穩定,對美元的匯率相對是很硬的,仍在升值的範圍。而一些新興國家像印尼、菲律賓、越南、印度都明顯受到了升息的衝擊匯率大幅下挫。 Source:Yahoo Finance 不過如果你有注意到,有一個新興國家經濟強勁到匯率屌打台韓,那就是泰國,這個97亞洲金融風暴的中心之一,如今已經變成區域的定心丸,這兩年對美金已經升了超過10%,資金的流向無畏美國升息,基本上是十分看好這個國家的經濟前景,泰國央行也在2018十二月時宣布七年來首次的升息,泰銖兌台幣如今已經非常接近1:1。 中美貿易戰雖然讓現行全球的貿易體系受創增加對經濟的疑慮,但從中國轉單東南亞成為一大趨勢,讓泰國也能從中分杯羹。大批的FDI流入泰國的金融、製造業和房產領域,拉升了對泰國貨幣的需求。尤其泰國強大的旅遊業已經讓泰國觀光收入連續三年爬升到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西班牙。 泰國出口結構 Source: OEC 若看過去一年股市的表現,泰國抗跌程度也是名列前茅。(THD是泰國ETF,ASEA是東南亞ETF) Source: Finviz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其實自從2014年帕拉育帶領的軍事政變至今,軍人政府已經執政四年,如今2019將遇到的關鍵轉變期就是2月泰國大選。目前民調上,偏向草根群眾的塔克辛和盈拉的為泰黨、親王室和商界的民主黨還有親軍方的公民力量黨基本上三分天下,未來的局勢會如何變化還很難說。 Source: Wikipedia 過去幾年泰國的經濟成長在新興市場有目共睹,錢的走向已經說明了一切,2018年新興市場能夠持續抵禦外部風暴的國家就是泰國,2019就看泰國政局在大選後是否還能穩定,畢竟在2014軍事政變前,泰國一度GDP成長大幅下滑到負成長,政治若能穩定,以泰國的經濟體質前景不會看壞。

Continue Reading2019 新興市場誰主浮沈,答案可能是你想不到的國家

從就業數據歷史看,美國經濟現在到底有多好?

就業數據是經濟走向重要的指標,對於央行利率的決議也有決定性的影響,同時也是最常拿出來評斷政府做得好不好的依據,川普政府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其中一項主要政策就是讓更多人有工作,雖然就業水平在歐巴馬後期已經持續向好,但川普接手以來美國經濟在基期已高的情形下仍然大好,GDP增速高加上失業率維持在歷史低位,究竟有多好,以下的數據告訴你。 U6失業率 美國官方失業率已經降到了20年的低點3.9%,與科技泡沫破裂前也是大約3.9%的水準,幾乎已經充分就業很難再往下,不過若是看更廣義的U6失業率,則美國當前還有1%的下降空間才會到科技泡沫的榮景水準。(U6失業率包含因經濟原因找不到全職而做兼職工作的人) 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 初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則降到了將近五十年的新低,就業的情形十分暢旺甚至缺工。 JOLTS 再看另一個關鍵的就業指標JOLTS(Job Openings and Labor Turnover )企業職業空缺,這個指標從兩千年才開始統計,所以只能看出現在是2000年以來最高的紀錄。代表的是企業仍然有很多缺,員工對未來能找到工作感到樂觀,所以很多員工也很敢轉職。 非農就業人口 新增的非農就業人數也是八年未曾負成長過,幾乎都是保持在歷史均值12.4萬之上,同時也很常出現20萬以上的健康發展。 和美國90年代經濟榮景差異最大的地方,就是薪水的年增率,基本上在兩千年科技泡沫爆裂之前,美國有非常長的連續漲薪時期,那是美好的九零年代,全世界像是台灣這樣的新興工業國也因美國人消費力增出口受惠。金融海嘯後,薪水就沒有像90年代那樣瘋狂連漲,而是有高有低。 勞工時薪年增率 這也是一個新的現象,即便失業率已經低到接近充分就業的程度,企業就算缺工也沒有很高的調薪幅度,除了幾期的關係,可能也與外包經濟越來越盛行,以及無處不在的自動化有關。 就業數據一般來說是經濟的落後指標,因為企業遇到景氣變差時會先收緊職缺,降薪再來才是裁員,這要經濟逐步惡化才會出現這種情形,如今美國的就業態勢除了薪水漲幅不如預期以外,基本上仍就處在就業大好的狀態下,要看到經濟的反轉就業必然會惡化,至少現在仍看不到苗頭。

Continue Reading從就業數據歷史看,美國經濟現在到底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