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亂飛,但股市卻一直創新高是哪招?

如果大家有注意到了話,英國脫歐已經過了一個月了,全球股市目前的表現除了英國及歐洲以外,美股、新興市場包含台股、巴西都創一年以來新高,最神勇的就是美國隊長S&P500了,頻創歷史新高,到底原因是什麼能讓美國無視地心引力持續上攻? 關鍵之一是金融業的財報普遍優於預期,摩根士丹利、高盛、JPM和花旗的交易營收都有顯著成長,外匯、債券與商品市場交易因為超預期的事件頻發,引發債券和外匯市場以及貴金屬的大幅波動而增溫,讓這些金融業大頭的財報都超出了市場的預期。科技業也同樣維持強勢,兩大引擎驅動美股上攻。 過去拖累每股獲利的能源與原物料類股,在第二季的油價從谷底反彈,40塊回穩到50元,給了慘淡的能源類股喘息空間,原物料整體商品市場也在第二季隨之反彈,緩解了原物料與能源類股拖累美股的情形。 黑天鵝頻出,國際金融環境危機四伏,讓主要央行貨幣政策需要持續維持寬鬆,連本來想要持續升息的美國聯準會都放慢了今年升息的腳步,熱錢也因此回流新興市場,美國的房地產類股更因為市場預期升息腳步緩而漲翻天,且看六月底英國脫歐後房地產類股戲劇性地上攻,就可以知道美國聯準會升息放緩對房市的樂觀預期有多大助益。 事實上,股市還是要看獲利水平才能夠判斷目前的價位究竟是不是合理,而美股預估未來十二個月的EPS仍然在歷史高點,股市在新高的位置並不算不合理。   但是若看Shiller P/E目前無可否認的是在金融海嘯前的位置,估值已經不便宜。 很多分析也都指出EPS的增高,一大動力是源自於企業持續強勁的股票回購,讓公司EPS分母變小,自然美化了財報而推高自家股價也推高美股。 至於政治事件的黑天鵝,其實還是與該國當地市場最相關,目前仍然沒有見到系統性風險的產生,尤其利率壓得如此之低,熱錢需要找到出口,基本面相對健全的股市自然會成為資金停泊處,美股頻創新高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Continue Reading黑天鵝亂飛,但股市卻一直創新高是哪招?

Line風光IPO,但他走得出亞洲舒適圈嗎?

上週Line的風光上市,IPO在美國首日上漲26.61%,已經成為2016年規模最大的科技業IPO,在目前通訊軟體的IPO以及公司收購的規模已經排在前五,僅在Facebook,WhatsApp和Twitter之後。但是這估值已經比兩年前的估值100億美金要少了超過三成,顯示的是在競爭激烈的IM市場Line沒有進一步強力成長的本錢。 從現在的國際版圖上來看,Line主要依賴的還是四國市場:日本、台灣、泰國、印尼超過五成使用者。IM市場需要的是使用者的規模網絡效應,誰能當第一個在市場先占後快速擴張就能有最多用戶,一般人不會下載或使用個朋友大都沒在用的通訊軟體,除了強勢如Facebook這樣能夠靠主要社群服務橫向擴張到IM拓展市場外,多數IM軟體都只能夠當區域地頭蛇,很難像比較純的IM軟體WhatsApp這樣國際化。微信稱霸中國、Kakaotalk韓國、Line則是日本,這些IM軟體在在地化市場能夠使用更多元的服務來變現。 以Line來說,最新一季財報顯示主要的月活躍用戶MAU集中在主要四國市場,來自其他市場的MAU則正在萎縮,顯示國際化乏力且成長趨緩,營收方面來自廣告和遊戲各佔了約35%,Line主要的特色貼圖業務則佔22%。 但是從下面的圖表你可以看到,Line作為最主打的特色貼圖業務成長已經見頂,貼圖佔傳送訊息的比例下滑,也是值得疑慮的一點,雖然Line正在擴張廣告業務作為變現的主要手段,以及未來主打Smart-Portal作為生活服務平台,但是相較中國微信無所不包的服務以及高使用率,Line在推廣多角化業務上走得太慢且效果不彰。 當然,對市場來說,最可怕的還是下面這張圖,顯示的並不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成長公司,而是在所有市場的使用者成長都在下滑,在主要四國市場外的其他國家甚至呈現負成長,Line雖然宣示仍要持續加強拓展國際化業務,但是實際形勢不佳,很可能走不出亞洲舒適圈。 財報上來看,Line的獲利並不穩定,但是為了擴張投資開銷仍然很高,負債累積的比現金快,一家既成長封頂,變現能力又不夠強和穩定的公司,看不太出有什麼巨大的成長潛力。當然,若他能經營好主要國家地頭蛇的角色,優化服務讓使用者更依賴Line作為生活大小事的Hub,那也足夠滋潤了,至於擴張至更多國家甚至反攻西方成熟市場,難如登天。  

Continue ReadingLine風光IPO,但他走得出亞洲舒適圈嗎?

歐洲銀行業信心危機倒數,市場準備好下一次的雷曼衝擊?

德銀首席經濟學家David Folkerts-Landau說,歐洲銀行業需要1500億歐元的緊急紓困,由於義大利第三大銀行西雅那銀行在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虧損和壞帳持續累積下爆發財務危機,義大利銀行業壞帳率高達17%,整體背負3600億歐元的壞帳,市場對歐洲銀行業的信心在脫歐後更是跌到了谷底,因為歐盟動盪的不確定性也會讓投資信心縮手加劇經濟停滯,對超低利率會繼續維持的預期更會侵蝕銀行業的獲利,德銀、瑞信這些歐系國際大行股價也都持續破底崩壞。因此David Folkerts-Landau認為紓困動作要快不能夠放任危機擴大。 究竟歐洲銀行業有多危險?衡量銀行破產風險的「德州比率」(Texas Ratio)七家超過高風險值100的銀行中,有三家來自義大利。不良資產總額3600億歐元佔了歐洲銀行業整體不良資產總額近三分之一。 歐洲銀行的壞帳狀況其實在金融海嘯、歐債危機後,尤以希臘和義大利最為嚴重。 處於風暴核心的義大利銀行今年以來股價半數是以腰斬起跳 而義大利的壞帳核心問題仍然是經濟成長疲軟,資金與人才外流持續發酵,加上英國脫歐讓歐盟前景雪上加霜,經濟的破敗帶來人民的不滿與政治的困局,這樣的土壤養成了草根勢力五星運動(Movimento Cinque Stelle)新政黨的崛起,拿下了重要城市包括羅馬的地方選舉執政權。 目前義大利政府已經禁止做空西雅那銀行的股票,正在研究更多緊急刺激措施來支援陷入危機的銀行業。至於歐盟的立場,因為新銀行業監管規則BRRD《銀行復甦與清算指導原則》,只有在銀行的股東和債權人首先承擔了損失之後,國家才能夠用納稅人的錢對銀行進行救助。所以以德國為首的歐盟並不打算直接以納稅人的錢來金援義大利銀行,這也再度凸顯了銀行業大到不能倒,但若不即時紓困又會產生系統性風險的老問題。 可以預見的是,這場政治與經濟的風暴會在歐洲國家領導人過慢的反應再度螺旋式擴大,銀行靠的就是信心而已,沒有信心再強的銀行都有可能倒閉,但是歐洲國家應該已經習慣在最後一刻沒有選擇的時候再出緊急措施救亡圖存,所以若大家再看到一次歐洲國家的金融危機,可以預期歐洲央行和歐盟必然會為了阻止崩解「在非常時刻,使用非常手段」。

Continue Reading歐洲銀行業信心危機倒數,市場準備好下一次的雷曼衝擊?

就決定是你了!任天堂要靠手遊Pokemon Go宣示遊戲王者再臨

如果最近幾天你沒被Pokemon神奇寶貝洗版(對不起,老派如我還是不習慣用精靈寶可夢),那你肯定沒活在網路世界之中。 雖然這個最新的手機遊戲表定只在澳洲、紐西蘭、美國區域開放玩家下載,但是龐大Pokemon粉絲馬上在五小時內衝上App下載排行第一名,這個遊戲是應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讓你在現實世界透過手機抓神奇寶貝,網路上到處都是外國人在分享自己在什麼有趣的地方看到神奇寶貝,成功讓宅宅們走出戶外拉~連帶還跑出各式奇葩新聞,像是澳洲警局要大家不要進去警察局抓神奇寶貝,走路要看路注意安全,還有玩家在河邊抓神奇寶貝結果看到真・屍體,更有假新聞說有玩家因為開車不專心在玩Pokemon Go造成了連環車禍,足見這款遊戲多麽成功引起話題和玩家共鳴,各種有趣圖片病毒式擴散。 這個全民瘋Pokemon的風潮癱瘓了伺服器,也讓任天堂的股價在週五狂漲了10%,宣示任天堂要擺脫低谷全力拓展手遊市場。 在智慧型手機普及,casual玩家遷徙到手機遊戲市場上,大幅壓縮一般人玩傳統遊戲機的時間,任天堂也一直承受著壓力,過去堅持不切入手遊市場讓投資市場頻頻以資金投下不信任票,財務狀況也屢現疲態,面臨著營收與獲利都下滑的窘境。 但這次和Niantic這家公司合作的手遊Pokemon Go在開發階段就引起廣大粉絲的期待,該公司過去的暢銷遊戲Ingress就是以擴增實境大型多人角色扮演線上遊戲(AR MMO)著稱,遊戲用GPS結合真實世界場景,讓你能夠和廣大的玩家一起進入這個虛實整合的科幻世界,這次結合任天堂最強遊戲IP神奇寶貝,讓你能在現實的水邊河邊抓到水屬性的神奇寶貝,在草地抓到草屬性神奇寶貝,還要用走路的距離來養育提升經驗值,增加虛擬遊戲與真實世界的互動感,宣告任天堂這個遊戲霸主要重返榮耀在手遊市場搶佔一席之地! 當然,有熱潮也有隱憂,像是這個AR遊戲太吃數據量(data)和高耗電,一般歐美手機都沒有數據吃到飽的方案,但要玩這個遊戲就要開著網路在外面四處走跳抓神奇寶貝,很多人玩一玩就發現自己整個月的數據量和電量都被耗光,一堆人在為自己的電量和data plan哀悼。 再者熱潮能否延續是另一個問題,像任天堂推出的另一款手遊Miitomo也是快速引起熱潮後退燒也很快,剛開始註冊人數兩個月內快速衝破兩千萬,但活躍用戶流失也很快,相信Pokemon Go這個情懷無限的遊戲能夠延續得更久,但難保熱潮退燒後又是虛火一場。不過任天堂比較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是伺服器被塞爆的問題,才在三地上市就癱瘓了現有的伺服器,也推遲了Pokemon公司全球上市的日程,等到日本、中國這些大市場開放後考驗著遊戲公司伺服器的耐受度。 從目前的趨勢看來,這款免費下載的遊戲讓用戶掏錢的能力很強,很多人不吝嗇多花錢買寶貝球來收服更多神奇寶貝,以進軍手遊市場來說,這個超級爆款將會為任天堂挹注顯著的新營收,也宣告了遊戲IP之王未來將有更多機會賣情懷(馬力歐與薩爾達都還沒出馬呢)也賣創新的遊戲體驗,讓競爭激烈的手遊市場有當年Wii等級改變主機市場的震撼。

Continue Reading就決定是你了!任天堂要靠手遊Pokemon Go宣示遊戲王者再臨

白色家電大廠美的連收日德兩大知名品牌Toshiba和Kuka

中國第一的白色家電龍頭美的集團近期海外重磅併購的消息頻傳,包含了買下東芝家電部門與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大廠Kuka,為的是因應中國白色家電市場增長趨緩,藉由併購KUKA提高自己的上游生產製造技術能力和買下東芝家電品牌加強下游的國際化銷售渠道,希望能走出亞洲打入已開發國家市場。 中國白色家電領域美的在今年(2016)三月就宣布要以4.73億美元收購東芝家電部門80.1%的股權,同時獲得40年東芝品牌的全球授權以及五千項白色家電相關專利。 東芝是一個橫跨非常多領域的大型公司,在2015年爆發假帳危機之後開始要救亡圖存,公司的要轉向更專注在能賺錢且更高技術門檻的領域,白色家電領域目前由韓系和中國廠商有成本優勢,日本白色家電日暮途窮,但是全球性的品牌力以及專利仍在,自然也成為中國廠商力圖收購的目標。   鏡頭轉到機器人領域,美的在五月時提出以51億美元收購全球工業機器人龍頭廠之一的德國KUKA(市值約27億美元),而且還沒有包含技術轉讓,如此誘人的出價和條件怎麼能不叫KUKA大股東心動,而且為了防止德國政界全力出手阻撓,美的還和KUKA訂立了隔離防範協議,讓庫卡保持他既有客戶的商業機密與數據。同時強調KUKA的獨立性,不會控制KUKA,也不會讓下市。 其實在這次收購前,美的就已經是KUKA的大股東(有13.5%持股),中國是機器人市場成長最快的國家,近兩年全球有三分之一的新機器人在中國安裝,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會從2015年的4.25億歐元成長到2020的十億歐元,而庫卡想要讓美的收購就是為了幫助庫卡更容易在中國市場擴張(目前KUKA的市場仍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歐洲)、共同開發服務型機器人、更進一步發展全球物流事業,以及工業4.0製造業數位化。 機器人行業的激烈競爭加上全球製造業放緩,都讓機器人的銷量下滑,連帶影響到了KUKA的營收和獲利,2016第一季的營收年減12.6%,EBIT年減18.3%足為明證。也讓KUKA更需要中國龐大機器人市場的成長動能。 Kuka工業機器人以精密著稱,廣告中用工業機器人手臂對決德國桌球名將Timo Boll做為企業形象的宣傳 德國其實政界上下都對中國美的集團收購德國工業4.0指標性廠商感到憂慮,德國經濟部長甚至呼籲歐洲要設立安全條款防止外商收購有戰略性技術的企業,但由於政府不便干預商業投資,即使梅克爾呼籲中國政府也要公平對待外資在中國的運營和投資,但是要阻止德國私人企業的被中國來的外商投資收購並無法律依據。庫卡成為美的囊中物是木已成舟,中國廠商砸遠高於市價的大錢在海外大肆收購的場景,相信在未來仍會持續下去。至於花了大錢到底值不值得,只能留待時間去證明了。  

Continue Reading白色家電大廠美的連收日德兩大知名品牌Toshiba和Ku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