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為什麼我不會說,趕快趁修正撿便宜買美股

從經濟數據來看,美國就業的成長和失業率還在穩健的狀態製造業PMI不如預期,但是服務業PMI則仍強勁。通膨因低油價不太可能會有巨大拉升,聯準會會將這個因素考量進去年底前依照聯準會的預期升息可能性仍高目前市場預期升息以及擔憂中國為主的國際經濟放緩,讓美股經歷了大幅度的修正很多人認為現在美股的修正就是很好的進場時機預期美股會隨著升息的到來繼續走高從目前美股的走勢看來我持保留態度首先,美股目前技術上的走勢並不是一個修正後走穩的走勢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全部下彎,用國際慣用的50,200日線都已經出現死亡交叉股價甚至還沒有回到年線之上,要說現在Strong Buy可能是對過去的牛市信心太強,還認為美股現在是在過去那無敵的120日線碰到必彈的狀態點圖放大Source:Yahoo Finance若我們從美股S&P500指數的權重結構來看分割各個部門觀察各自的股價表現就會發現其實高權重的類股已經全部月季線死亡交叉只剩下醫療、非必需性消費、必需性消費類股的年線還勉強支撐住尚未下彎佔道瓊指數高權重的工業類股則已經呈現空頭排列(月線<季線<年線)綠色V表示符合,紅色X表示不符合從另一個指標來看,下面這個圖顯示的是標普500中,股價在一年高點的公司家數,減去股價在一年低點的公司家數顯示的是500家公司整體的強弱,牛市時創新高的公司家數會多過創新低的家數,大概會在-1到+3個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 SD)內震盪-1個標準差就是0,顯示的是多空抵銷,股價創新高的家數和創新低的家數相同+1個標準差就是創新高的家數比創新低的家數多68家低於-1個標準差顯示的是股價創新低的公司多於創高的公司,從今年三月以來就已經看到美股的上攻乏力,創新高的公司越來越少我們可以看到近期的殺盤是高達-4個標準差的少見事件,創新低的比創新高的公司多了88家這有兩個角度可以解讀,就是難得出現-4個標準差,在這個時候買準沒錯但那是牛市時的想法,熊市的時候震盪的範圍就不會是-1個標準差和+3的震盪另一個解讀的角度就是如今的狀態,可以顯示的是市場氣氛的變化,熊出沒的意味濃厚,跌到新低的家數可能會越來越多。Source:index indicators升息的時日未到其實股市在觀望的氣氛仍然非常濃厚現在就下定論說美國經濟強勁絕對禁得起升息考驗我想是有點過度樂觀至少股市這個先行指標告訴我們的不是這個訊息當然,現在就說美股會崩盤也可能過度悲觀畢竟美國自身經濟從指標上來看仍然在穩健復甦中,即使國際經濟大環境成長走軟,美國作為內需大國目前還沒受到大影響總結來說,從現在的整體美股走勢看來修正是否完結其實很難說,所以本版不會說趕快趁大家恐慌時搶進看現在的美股估值也不是在很便宜的階段還是要看真的升息之後,美股的財報和經濟數據是否承受得住若真的看好美國經濟長線走勢,至少股價要能夠消化掉年線蓋頭的賣壓站穩了才比較安全Source:multpl本篇主講的仍是整個股票市場的大勢對於專注於個股價值投資的可以忽略本篇

Continue Reading【國際經濟】為什麼我不會說,趕快趁修正撿便宜買美股

【富豪追蹤】超級富豪和對沖基金大老的核心持股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追蹤

本篇整理的是從iBillionaire的資料整理出 美國資產十億美金以上的富豪和對沖基金大老他們的重倉核心持股 富豪們的主要投資股票不代表不會跌,也可能看錯跌很慘, 但他們肯定不會把他們的核心持股當玩笑隨便亂買 所以觀察他們的核心持股還是能夠給投資人一些參考,最好可以觀察存量和變量 http://www.ibillionaire.me/ (要注意他們的投資組合是變動的,而且這都是申報的公開資料,是落後數據) 這篇定義的核心持股是佔其總資產10%以上的公司(有些人投資很分散就不列入Ex 索羅斯) Warren Buffet 富國銀行 (佔投資組合19.78%,平均持有成本42.8) 卡夫亨氏公司 (佔投資組合17.97%,平均持有成本74.84) 可口可樂(佔投資組合13.03%,平均持有成本20.46) IBM(佔投資組合8.46%,平均持有成本158.98) 美國運通(佔投資組合8%,平均持有成本60.33) Carl Icahn ICAHN ENTERPRISES LP (24.37%,57.48) APPLE (16.36%,67.13) Jorge Lemann 時代華納有線(19.64%,151) 標普500…

Continue Reading【富豪追蹤】超級富豪和對沖基金大老的核心持股

【國際經濟】全球熊出沒,你還在怪證所稅嗎?

本周全球市場股災頻傳,人心惶惶紛紛在找主要原因是什麼有人說是反映美國升息預期的恐慌,有人說是中國經濟硬著陸但本版可以用消去法告訴各位一個非常肯定的答案,就是股市大跌的主因絕對不是因為台灣證所稅,也不會是因為台灣沒和大陸簽服貿和貨貿香港和新加坡都沒有證所稅,韓國和新加坡都有全世界數一數二的FTA的版圖,但是以美元計價的ETF中,台港新韓今年以來跌最重的是新加坡,其次是韓國,台灣跌幅在第三純看股價指數還要把匯率波動計入才更有比較基礎Source:Google Finance(註EWS:新加坡EWH:香港EWT:台灣EWY:韓國)當然我們不必諱言證所稅對台灣資本市場的影響,不管是大戶出走、量能不振等等也不必掩飾台灣投資不振,產業轉型卡關難以拉動經濟新動能成長的事實但是整天把證所稅和服貿貨貿當模板,只要股市一跌就怪證所稅、怪FTA談判實在是非常無知且病態的心理媒體和商界大老們常常在罵年輕人沒有國際觀我相信台灣股市跌就怪證所稅和FTA談判停滯的人也不會太有國際觀因為沒有證所稅的國家也在跌,有超多FTA的也在跌,明明就是全球經濟問題,卻在扯不是重點的東西要來救經濟和股市,很可能是緣木求魚這波下殺的傳導基本上就是新興市場預期美國升息熱錢回流美元強勢,中國經濟降溫需求不足,原物料包括原油金屬都進入大熊市多國房市在各國政府打房和熱錢流出的背景下也都緩步見頂 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飽和,科技業主導的台韓自然成長動能不足靠外部需求,日本和歐洲都正在施行無限QE,貨幣競貶情形下消費力也未提升整體外部需求不足,靠出口外銷和投資房地產支撐的東亞經濟自然難撐在這樣全球化的國際環境下,美國獨木也難撐世界經濟,回檔是預料之中而這個禮拜股災跌最深的,就是那些拉起美國大牛市的龍頭主力股們像是市值第一的巨獸APPLE,一周就跌掉8.8%,生技大牛股GILD也跌了8.8%強勢的FB跌了8.85%,還有漲勢非常凌厲的Netflix更是一周狂瀉15%Source: Finviz (註:圈圈大小代表市值,X軸是產業分類,Y軸的高低是當周漲跌幅)顏色從左至右(綠:原物料。紅:消費品。黃:金融。淺綠:生技醫療。淺藍:工業品。深藍:服務。橘:科技。紫:公用事業)例如:最大的紅色圈圈就是APPLE拉到更長的時間來看,許多美國重要的大公司們都已經進入了技術熊市(空頭),從今年高點來算跌幅超過20%,就連Apple也不例外。從下面的圖很清楚地可以看到,原物料相關產業是最慘重,也最早進入熊市的,至今仍是跌跌不休,再來就是科技類股中的半導體業,巨頭紛紛落難,美光從高點已經跌了60%,英特爾和高通都跌超過25%。工業、運輸、零售、汽車類股的龍頭們也都紛紛落難,如今相對抗跌的就是危機時的避風港公用事業,以及比較牛皮的金融股,還有正在高檔震盪許久的生技醫療類股。Source:Finviz註:Y軸是現在股價與一年以來高點的差距技術熊市這個訊號意味著市場交易者心態的轉變會從逢低買或是向上追,變成逢高賣先砍先贏,波動提高風險意識也提高美國經濟是否如就業數據那般強健,聯準會又是否會因為股市波動而延緩升息其實下周的Jackson Hole全球央行聚會可以觀察與會者們的討論中看出一些端倪聯準會信誓旦旦釋放訊號今年底前要升息,如何管理市場預期相信會是個非常大的挑戰尤其全球主要國家現在利率都非常低,再來金融危機大家的彈藥和籌碼空間會非常有限(當然也可以再來一次超級QE,但是無限QE的效果其實看日本就看得出來,不會一次比一次強,只會一次比一次弱)熊市才能見到市場上的真強者,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會在退潮時全副武裝在游泳也是熊市才會讓你看見那些生存下來的強者有更高的投資價值浮現至於那些裸泳的則會被淘汰掉,不僅對上市公司而言如此,對這波超低利率養出的一大批超高估值的新創企業來講更是如此,在市況變差的情形下還能生存的才是真刀真槍,其他花拳繡腿是經不起考驗的。至於對現在的投資人來說該怎麼辦?有人說別人恐懼時我就該貪婪,所以股災來了應該趕快大買特買其實一年前原油開始大跌恐慌時,你也這麼想了話,現在應該已經接刀接到十八層地獄了對於牛轉熊的時刻還是保守為宜,仔細挑選好公司在你覺得適當可長線投資的價位買進,每個人風險承受度不同,心目中的好公司和其價值可能也差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短線接刀搶短的通常沒什麼好下場,很多人就是會像買宏達電一樣,股價砍半再砍半後,從短線投資自動變成長期投資對一個國家來說,檢討自己和改善自己的經濟體質是無論在什麼時期都非常重要的不要想用什麼炒短線的方式來挽救經濟如果要說有什麼建議,就是要讓法規、施政和教育盡力跟上時代的變化認清自己國家的位置和實力,不要做不切實際的幻想多討論和改善可以解決的經濟和教育問題,而不是爭辯無法改變的國際現實和歷史經驗把力氣用在提升人民生活上,個人、企業、政府都應該專注於此承平時代或許更重視精神層面,但亂世講求的是存活,我們有意識到存亡問題了嗎?

Continue Reading【國際經濟】全球熊出沒,你還在怪證所稅嗎?

【國際經濟】東亞貨幣戰誰贏?製造業寒冬來襲,貶值是台韓無可避免的命運

日韓台貨幣戰,以五年衡量台灣和韓國其實貨幣高低變化不大,但是這個期間日本大貶30%大開印鈔機的日本央行下定決心就是要貶到經濟復甦和達到通膨目標為止Source:Google Finance從股價上來看,五年來台股是三個市場中最弱的一隻死魚,不過也和韓國差不了多少而日股則是像打了雞血一樣的暴衝,就算是日幣打了七折,日經指數漲幅也還有80%Source:Google Finance再看三國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日本在2013年後幾乎都維持在50以上的擴張階段台灣則是大起大落,時有暴衝,而進入2015年則是迅猛暴跌入50以下的製造業萎縮區韓國PMI則是一直在50邊緣掙扎,進入2015年後與台灣一起狂跌萎縮倚賴著中國經濟的台韓兩國在中國經濟失速時也同步不振加上產業重疊性高的日本幣值狂降,自然經濟雪上加霜Source: Stock AI如果光從貨幣競貶衝出口的角度來看日本明顯是在以鄰為壑的大戰中勝出,而韓元近期則頗有急起直追的態勢,貶幅兇猛台灣則在彭總裁的柳樹理論下,以死魚方式競貶匯率當然不會是一國經濟發展強弱的唯一因素但是短期來看給經濟打強心針的方式就是搞競貶尤其東亞三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都在可控範圍,尤其油價狂貶,通膨算是非常低台灣在2015年更是已經進入了通縮,台幣貶值空間可謂巨大(當然CPI和民眾心理感受的差距也很大,從區域的角度看會有不同面貌台灣是薪水不漲,但是通膨其實相對其他國家算低韓國則是薪水漲但跟不太上物價漲速,痛苦指數和壓力比台灣還要高)東亞三國都面臨了同樣的超級少子化問題日本的發展已經給台韓指路,老齡化社會消費不振,年金壓力日高,老年人更不敢消費要多存錢養老因此通縮危機是台韓未來必見之路,2015年是南韓和台灣開始步入人口自然減少的時刻複製日本老化之路啟程日本央行狂暴印鈔都欲振通膨預期而乏力將來面對相同問題的台灣和南韓在招式用盡的情形下很有可能也將走向競貶貨幣來推升通膨的結局,反觀亞洲最大尾的中國其實五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升了9%,勞工成本更是連年快速上漲中國經濟改革想從製造轉型消費卡關相對東亞三國競貶,製造業壓力山大,倒閉潮一波接著一波,如今真的扛不住了中國央行在8/11號下調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9%,創歷史最大降幅打算緩解中國日漸升高的通縮危機和出口製造業困境,人民幣的匯率彈性不足也倒逼其匯率市場化改革的進度未來中間價報價將參考前一個交易日的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下一步可能就是匯率波幅從2%放大到3%人民幣在美國升息的環境下貶值壓力也很大,那些覺得人民幣未來只會漲不會跌的人要失望了東亞貨幣戰如今中國這艘大船入港,周邊小船們也必受其影響,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所以結論是知道台幣和韓元將來長線只有貶值一途你手上還要只握著台幣或韓元的資產嗎?至於該買些什麼?美國金融股包含銀行、保險業等在升息利差擴大的情形下,會是少數升息算是利多的類股族群不過本版懷疑升息會成為循環,還是先以聯準會試水溫的動作觀之畢竟通縮如果加劇,美國是不會硬要將利率升上去

Continue Reading【國際經濟】東亞貨幣戰誰贏?製造業寒冬來襲,貶值是台韓無可避免的命運

【國際經濟】美國升息,原物料崩潰? 不,中國需求疲軟才是關鍵

聯準會預告美國今年升息幾乎已成定局相對歐日中都在寬鬆的道路上,美元的走勢堅挺與美元走勢反向的原物料價格持續崩潰不過從過去的經驗來看,美國升息不見得代表美元走強下圖就顯示出2004年美國開始升息循環時,美元卻持續走弱而黃金和原油則一路狂飆點圖放大source: Stock-AI從下面這個圖就可以看出,原物料的行情和中國需求關係大工業增長高時拉動原物料需求,推升中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當中國希望經濟轉型從製造出口轉至消費,嚴重的產能過剩,原物料需求增長轉趨疲軟,使得包含石油、銅、鐵礦砂等價格持續崩潰中國面臨的變成是通縮問題而不是通膨問題,全球通膨疲弱,抗通膨的黃金自然沒有支撐點圖放大Source: Stock-AI下面這個實質有效匯率的圖大家可以看到,原物料出口大國包含原油為主的俄羅斯、巴西、加拿大、印尼金礦為主的南非,還有各類基礎金屬包含最慘烈的鐵礦砂的澳洲,都因為中國需求轉弱貨幣頻頻破底,國內經濟挑戰大當然,整體能源市場結構的轉變,美國頁岩油大規模擴產不再過度依賴進口,也讓美元回流的基礎更強大,在中國需求拉不起來,美國又降低對國際原油依賴情形之下這些原物料大國過去的榮景成為今日的詛咒,有產業過度集中在原物料的問題 觀察ETF的資金流向,光是一支新興市場的ETF(EEM)今年以來就流出了51億美金EEM現在的規模也不過257億,可見得資金從新興市場抽出的幅度非常龐大EEM權重最高的前三名是中國24.8%,南韓14.4%和台灣12.7%資金主要流向是歐亞遠東的已開發市場Source: ETF.com很多人說,大家都在唱衰某個產業或資產時就是投資該資產的時刻,人棄我取,人取我予雖然恐慌時買進然後在大家開party時賣出是投資金律,也頗有道理但是大家還是要更審慎的評估,不是說一有恐慌就可以進場因為地獄有幾層沒人知道,基本面的供給需求改變才是比較可靠的判斷標準另外一個判斷的標準就是人多的地方盡量不要去中國大媽又出手買黃金了,大家還是小心一點黃金降價 中國大媽出動:必須買

Continue Reading【國際經濟】美國升息,原物料崩潰? 不,中國需求疲軟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