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在經濟新常態下生存

「新常態」(New Normal)其實已經是個舊詞,說的是PIMCO前CEO El-Erian提出全球金融海嘯之後,低速的經濟成長和高失業率將會成為新的常態,從谷底反彈回原本經濟循環的好日子難再。在美國股市頻創新高的時刻,這樣的預測被打臉了嗎?其實大家看這個各國債券殖利率圖就知道,基本上長期來看有一個走勢是確定的,就是已開發國家利率會持續下探,甚至實質負利率會成為先進國家難以避免的劇本,在這個低利率成為新常態的時刻,股價和房地產價格的反彈和持續膨脹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source:Stock AI但可以知道的是,各國政府和央行會面臨手上籌碼越來越少,刺激經濟的政策力度和效率降低的問題,全世界幾乎每個主要國家都債台高築(除了德國有近乎苛求的財政紀律),財政措施的空間在各國都面臨舉債上限問題時很難有規模夠強夠大的強刺激,各國央行將利率都壓到歷史新低,但是通膨卻始終在低檔徘徊,印鈔印不出小孩幾乎是已開發國家的共同困境。即便是近年來拉動全球經濟成長主要力量的中國,也要面臨步入經濟轉型期的降速和自己過去歷史相對來看,中國的增長也進入7%以下的相對低增長(當然相對已開發國家這仍是不可思議的高),中國另一個面臨的是人口結構失衡的問題,中國基本複製了亞洲國家快速少子化和人口老化的步伐,加上一胎化政策推波助瀾讓中國人口的年齡結構和男女比例都呈現不健康的狀態,即便全面開放二胎,從過去其他國家的經驗來看,城市化後的少子化趨勢基本上是不可逆的,這在未來二十年會逐步顯現出人口斷層問題,從製造出口轉型內需消費後經濟持續增長放緩,這也會是中國的新常態。對比經濟和股市的情形,有趣的是,美國若經濟好理論上股市會漲。經濟不好,市場預期聯準會會持續維持低利率甚至再QE,股市也一樣會漲,所以不管怎麼樣股市都會漲?這是超低利率維持很久的詭異現象。現在美國股市和全球股市反彈是因為聯準會放慢升息腳步,但是升息腳步卻是恰恰好和經濟復甦成長的強度聯繫,換句話說低速升息甚至不升息其實意味著經濟不太妙,但股市還是照漲,新常態即是如此,低利率加上混沌不明的前景,讓每個已開發國家都有類似日本化的潛在危機。在經濟前景未明,新常態下各國貨幣和財政政策措施欲振乏力的情形之下,究竟生路何在呢?巴菲特說他從未因總經問題做投資決定,庫克說不看西方媒體會覺得中國經濟超好。所以總體經濟是一個大趨勢,但是真實的投資還是看公司的體質和其業務與利潤增長的前景。從區域上來看,長線上人口和收入仍在持續增長的國家是大家應該要注意可以放長線的國家。BCG整理的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可以給大家參考,不過BCG的list裡面沒有越南卻有馬來西亞和哥倫比亞讓我頗意外。未來人口仍然會持續有強勁增長的是印度、印尼、墨西哥和奈及利亞,可以觀察他們的基礎建設與收入增長的情形,具有勞動力優勢的國家要先從製造業提升收入然後轉型消費市場,當然這些國家通常內部的政治風險和貧富差距的程度會阻礙發展的進程,這些有潛力的國家能否發揮潛力和人口紅利是需要持續觀察。中國即便經濟放緩,內需消費為主軸的產業會是中產階級大爆發成長下有強力推力的支柱。美國則是因為磁吸全球人才,在科技領域上仍是無庸置疑的領頭羊,同時灌入墨西哥的勞動力與海外的高階人才,加上能源自給程度提高,使其消費和製造都還是有強大優勢。簡單的結論就是,新常態下全球經濟要像過去中美雙引擎強力驅動已經很困難,大家在總體市場的投資要習慣更薄的利潤和更低的總體成長,要追求更高獲利承擔的風險也更大,放長線的投資人可以壓注在擁有人口紅利並持續改進投資環境的市場,但需要注意現在這樣的國家通常不是政治穩定有問題就是通膨和貧富差距嚴重,絕對要注意風險。但趨勢基本確定是,走向成熟國家的市場其通膨率和市場利率都會往更低水位靠近,這意味著債券市場的泡泡可以吹得更大,在全球央行拼命印鈔和釋放流動性的新常態下,債券市場依舊是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投資者最常見的避風港,尤其是通膨降低利率下行壓力趨勢仍在的國家。

Continue Reading【國際經濟】在經濟新常態下生存

【國際經濟】迷霧中的美國經濟,年底升息成空了嗎?

source:jaymantri.com美國聯準會的第二號人物副主席Fischer和第三號人物紐約聯準會主席Dudley,都在近期提到了美國年底升息是美國聯準會的「預期」,而非「承諾」。換句話說聯準會就是FED要降低市場對今年底升息的期待,先打個預防針,替之前不斷釋放年底可能升息的訊息打圓場。要讓市場覺得即便年底沒升息也不是什麼大事,「畢竟我可沒有做出承諾喔!只是預期,預期拉!大家千萬不要反應過度。」(設計對白)FED釋放的訊息十分曖昧不清,讓市場疑惑和不確定性漸升,聯準會說憂慮全球經濟尤其中國經濟放緩,但過去又說聯準會只要管好美國就好,其他國家不是他們的事。雖然說動態標準本來就是央行保持彈性的一種手段,但是想要增加透明度的聯準會,說越多其實越是讓人陷入五里霧中。美國經濟究竟是強是弱,其實聯準會關注的不外乎就是就業和通膨數據,聯準會的官員們公開的談話幾乎都是同一套模板。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正在穩步復甦成長,但是仍需要更強勁的數據來支持聯準會升息。我們可以快速掃描聯準會最關注的幾個指標就業非農就業新增人數近兩個月都不如預期,沒有超過20萬JOLT職位空缺職位空缺增加表示企業有徵人需求,近期職位空缺的年增率下滑迅速初領失業金人數但是初領失業金人數仍然維持在非常低檔就業數據上來看,美國的就業市場沒有2014年那麼強健,就業增長在放緩中,可能是受到全球景氣影響,或是能源業不景氣的關係,聯準會要在今年底再看到更強健的就業數據難度很高通膨核心CPI(不含食品和能源)不算入食品和能源了話,其實美國的通膨算是在溫和擴張略低於2%的程度CPI但是計入崩潰的原物料和能源價格後,美國已經在通縮邊緣徘徊若純以通膨的狀況來看,聯準會其實沒有非要趕著升息的條件,即便能源價格反彈都還是在相對非常低檔的狀況。理論上低能源價格會增加一般人消費可支配所得使其有更多錢消費,而消費又是美國經濟最重要的元素消費個人消費支出:耐久財耐久財是個人消費最重要的指標,因為這是消費者對未來相對樂觀才會進行的消費目前耐久財的年增率其實不差,雖然有相對2014年放緩但實際上還在健康的狀態當中。非製造業綜合指數非製造業綜合指數則仍然呈現高檔的狀態,維持在55之上穩步的增長製造業PMI但是製造業的採購經理人指數則降至榮枯邊緣的50附近,主要還是受到能源業不景氣的影響甚鉅最後一個比較恐怖的數據是美國企業總體銷售額,在2015年的年增率就呈現負成長明顯是要感謝低油價的助威綜觀上述的經濟指標,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其實和FED差不多製造業受到全球景氣尤其是中國和新興市場放緩的影響,能源業拉低了企業增長就是美國經濟溫和成長但是前景堪慮,如果FED希望看見的是更強勁的通膨和就業數據,那基本上就可以和今年底的升息說掰掰如果FED是要導引市場預期,讓市場認為美國經濟已經強勁到可以抵禦升息影響,那FED就可能會在今年底升息。可惜的是最近聯準會二三號人物都接連出來放話說年底前升息是「預期」而不是「承諾」,預防針都先幫你打好了,升息機率自然大降至於對一般人來說的投資應該如何呢?不升息短期對美國房市是個利多,對新興市場也鬆了一口氣,近期的大幅反彈就可以顯示這個現象,不過請大家注意,國際的金流向來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哪個地方相對安全就往哪去,哪個地方預期報酬高就會走向哪,因此美國即便目前經濟是溫和而非強勁增長,還是好過經濟放緩的中國和掙扎的歐洲與日本,美元如今轉弱相信不會是長期的趨勢,因為從貨幣政策的趨向來看,最接近升息的依舊是美國,美元回檔又給了大家機會,不要錯失良機了。

Continue Reading【國際經濟】迷霧中的美國經濟,年底升息成空了嗎?

【國際經濟】TPP太平洋驚雷一響 台灣準備好接招了沒

號稱地球史上最不透明的貿易協定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登場經過多年協商後終於達成協議,成為了經濟規模超越歐盟的最大自貿區,涵蓋全球GDP超過40%。TPP是個高於一般FTA標準的貿易協定,需要參與國有經濟高度自由化的準備,TPP的核心目的是削減關稅促進貿易,但是這個協議更包含了勞工、環境、食安、智財等影響地緣政治上,美國要加強太平洋的經濟影響力,必須要能和中國主導的RCEP分庭抗禮才有更多與中國在太平洋爭鋒的籌碼,所以這除了是個經濟貿易協定也是個政治性很高的協定。TPP的十二個成員國不過事實是,TPP仍有很多難關要過,各國在談判達成妥協只是第一步,更關鍵的是各國國內要通過國會同意,而這是各大利益團體角力非常嚴重的競技場,已經有多國的國內反對黨甚至執政黨的國會議員表明反對TPP,美國、加拿大都是例子,能否順利通過還有好戲可看。Quartz做出了TPP對美國經濟產出的影響一張表很明顯出現的差異就是對美國製造業不利,但對美國強大的服務業和農業則大大有利美國汽車大廠福特已經表明應該要反對TPP,因為對日本汽車製造商的開放對其大大受損醫藥商也對美國TPP的醫藥談判大表不滿,認為生技新藥的專利保護期太短Bloomberg則整理出了TPP主要國家的得失日本的汽車零組件是大贏家,主要受害的則是日本的米農和畜牧業,因為日本對農業的保護措施被TPP強迫削減,降低牛肉和豬肉的關稅。越南則是最大贏家,Eurasia Group預估TPP對越南經濟的刺激可以高達GDP 11%,出口將會暴增28%,因為製造業大舉移入越南將得利於便宜的勞動成本和降低的主要國家關稅。對越南可能受害的就是本國製藥業在削減外國製藥也進口關稅後難敵外國公司,和提高的專利保護會讓越南更難複製新產品或新藥。紐澳則成功讓美國在生技新藥的保護期妥協,從美國希望的最低十二年保護降低到五年。這會促成更低價的藥品和更多的競爭。而礦產如鐵和鋼關稅的削減則有利於澳洲的礦業。對紐西蘭來說則是其奶製品業的大勝(奶製品佔其四分之一的出口),TPP降低的奶製品關稅會讓紐西蘭每年至少省下一億紐幣。對馬來西亞來說,國有企業會面臨重大打擊因為TPP要求公平的市場准入,但是電子、化學產品以及棕梠油、橡膠業則得利,而馬來西亞是世界第二大棕梠油出口國和第一大橡膠出口國。至於對於台灣來說,很多人關心著台灣是否能進入TPP,以免在這重大的區域經濟整合中再度被邊緣化。但我們同時也要思考的是,我們是否準備好非常大規模的經濟自由化措施。過程中也絕對會有人得利有人受害,而以台灣來看農業勢必是最大受害者之一。還有就是卡關多時的美豬問題也會成為台灣社會爭議的焦點之一。但TPP這巨大的誘惑,可以一次和超過十二國簽訂自貿協定基本上就是將台灣能夠拉回國際貿易競爭的場域,與競爭國關稅優勢能夠平起平坐,但究竟台灣有什麼強勢產業得利其實還有待觀察,基本上投資保障和關稅降低是立即可見的好處。至於對投資人來說,其實真正吃得到的好處,就是營收在越南佔比大的廠商,主要是越南大舉投資的製鞋業和紡織業,但近期股價的表現看起來比較像是利多出盡。另外,中國因素其實也不能忽視。雖然說中國並未加入TPP,但是中國能夠透過施壓TPP的成員國來卡台灣進入TPP,所以台灣不管外在或內在的風險其實都不能完全克服,TPP是否能加入實在是在未定之天

Continue Reading【國際經濟】TPP太平洋驚雷一響 台灣準備好接招了沒

【產業追蹤】難以跨越的強大護城河公司追蹤

本篇整理的是擁有強大經濟護城河的公司, 強大護城河依照Morningstar的歸納分為五類 (詳見連結),分別是 1.有效規模 2.轉換成本高 3.成本優勢 4.無形資產 5.網絡效應 本篇就整理本版認為有強大護城河的公司們,通常這些公司股價都不低 但是遇到系統性風險時,這些公司理論上就是你最值得關注和投入的資產 因為它們擁有的強大護城河會讓它們成為不死鳥, 無論是難以複製的品牌心佔率、難以跨越的規模優勢、以及使用人數越多,服務價值越大的網絡效應,除非市場出現少見的商業模式非線性的典範轉移,這些不死鳥公司都很可能長時間賺取超額報酬(ROIC>WACC),想要快速查詢公司基本面、競爭對手表現和經濟護城河可以善用Gurufocus、Market Realist和vuru這幾個網站 以下是本版認為擁有強大護城河的公司   當然,以上整理純粹是本版個人的選擇,沒有勸誘投資的意思 若版友有反對意見或是想要補充的公司都歡迎提出討論

Continue Reading【產業追蹤】難以跨越的強大護城河公司追蹤

【國際政治】習近平訪美 探索中美大國競合的邊界

習近平22日訪美行程展開一國元首的外交訪問必定事前已經經過無數次的沙盤推演與雙方磋商所以一切的演出理論上都會在雙方的意料之中,哪些議題已經有共識結論、哪些沒有都在行前已經確定,兩國元首都會照劇本演出中美雖然交往漸漸進入了深水區,但是既競爭又合作的格局不會被打破外交上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各自表達觀點的分歧,但又在一些領域能夠進行合作算是對兩國內部都有交代,既堅持自己的立場,又能夠有部分合作進展,維繫共同利益此次習近平的訪美歐習會是否有任何意料之外的驚喜(或驚嚇),可以觀察幾個中美激烈競合的議題合作大於競爭方面對美採購和經貿合作習近平訪美排最前面的行程,是訪問美國商業重鎮之一的西雅圖,顯示習近平對經貿議題的側重,中美企業圓桌會議更是雙方巨擘雲集中國最重要的網路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CEO全員到齊美國方面也多是與中國有緊密商業關係的企業CEO出席,包含蘋果、微軟、迪士尼、波音、亞馬遜等會中能促成什麼實質上的合作,或中方有什麼新政策的開展來吸引投資都值得觀察目前傳出的是中美雙邊投資協議(BIT)的談判進入尾聲(是真是假尚難得知)Source:21世紀經濟報導基建合作,中國高鐵輸出美國搶在習近平出訪之前,釋放出消息中國鐵路國際(中車、中鐵和中建和中國通號的企業聯合體)與美國西部快線公司(XpressWest)將組合資公司,合作建設美國洛杉磯到賭城拉斯維加斯長達370公里的高鐵,這是中國高鐵首次輸出已開發國家,算是中美合作的一大進展,是否會有更多進一步的基建合作討論也值得關注。氣候變遷全球性的議題上,兩大碳排放最嚴重的國家勢必需要合作來更同處理這個問題2014年底中美共同聲明減排來應對氣候變遷就是一大合作進展尤其歐巴馬對於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視,雙方在這個議題上算是相對比較有共識朝核問題中美兩國都不希望北韓擁核,也不會承認北韓是擁核國家,雙方對於北韓無核化是有共識的,這也讓雙方在面對北韓問題上有共同利益,金正恩無論對於美國或中國都是麻煩製造者,因此不管是制裁或是對北韓進一步施壓都是中美有可能合作方向分歧多於共識網路安全和駭客入侵紐約時報的報導指出中美雙方將有可能在網路安全領域達成重大協定,承諾在和平時期不率先發動針對重要基礎網路設施的網路攻擊,算是某種程度的軍控措施,但這和過去美蘇削減核彈頭軍備競賽的協議不同,仰賴的只能是雙方的自律和善意。但是本版持懷疑態度,因為在習近平出訪前夕,歐巴馬政府還在指責中國政府對美國的網路攻擊,強硬表態說若中國不停止網路入侵美國,美國將會採取行動反制,不像是雙方已有共識達成協議的姿態。所以可以觀察這個領域是否雙方有進一步的協商。貨幣操縱和貿易保護中國是否是貨幣操縱相對於過去並不是目前最熱的議題,但是人民幣近期的驟貶,確實是讓美國反對黨再度提起了貨幣操縱國的聲音不過真正的問題可能是美國對中國貿易保護的疑慮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就提到了中國經濟政策扭曲了市場強迫美國公司提交技術作為進入市場的條件扭曲創新而中國則認為美國才應該要克制貿易保護主義,放寬高科技對中國出口的限制同時,美國對於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匱乏向來詬病中國剽竊商業機密和盜版侵犯美國公司的智慧財產由來已久也因此在合作上面自然會多了很多顧忌,但此次的互訪這個議題並未搬上檯面至於人民幣是否納入IMF的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當中則並非此次出訪主題而且還是在IMF中角力,美方應該不會特別對此議題表態南海問題這是中美雙方目前歧見和衝突最深的熱點,但相信不會有什麼實質進展因為中國必然會堅守南海問題是內政問題的底線不可能會接受美國對停止填海造島和島上軍事化工程的建議美國希望中國和東協國家完成「南海海上行為準則」的談判不過中國可以預料的會當作耳邊風,因此南海的緊張氣氛不太可能會因歐習會緩解如果中國真的在南海問題上讓步那就會是天大的新聞,但可能性非常的低Source:紐約時報(點入可以看擴島演進)政治或貪污經濟罪犯引渡習近平在共產黨內大力施行反腐行動同時打擊政敵,許多經濟和貪汙罪犯潛逃至美國,中美雙方並未簽署引渡協議所以是否遣返經濟罪犯純粹視乎美國政府的判斷在歐習會前夕美國遣返了中國的貪汙罪犯楊進軍(其姊楊秀珠也因貪汙被中國紅色通緝,但尋求美國政治庇護),算是兩國合作反腐的一大進展但另一個真正的大咖就是反腐落馬的前中共高官令計劃的弟弟令完成,傳說令完成已經將令計劃盜取的大量中共機密部份帶走,潛逃至美國並尋求政治庇護因為令計劃的官階很高,盜取的機密可能十分具有價值也讓中共非常緊張這次出訪是否在引渡中國罪犯上有所進展也值得觀察。人權問題人權問題向來是美國對中國最敏感的地方而中國近期推出境外非政府組織的管理辦法引發箝制獨立非政府組織的疑慮以及抓捕維權律師等等問題都可能或多或少被美國輿論界提起但是以習近平2009年擔任國家副主席時就非常有名的表態「有些吃飽了沒事幹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情指手劃腳。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饑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你們,還有什麼好說的。」就知道習近平眼中的中國模式就是走自己的路,什麼人權問題都不及穩定發展壓倒一切在人權問題上相信不會有什麼實質進展台灣問題至於台灣問題放在最後其實不是最重要而是最好預測美方與中方都會行禮如儀再次確定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及一個中國政策以及美國重申遵循台灣關係法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兩岸關係維持現狀符合雙方利益,美國不希望台獨也不希望統一中國覺得時間站在他這裡,只要台灣不改變現狀搞台獨他可以慢慢跟台灣玩,他有更多內政問題需要處理,所以台灣問題理論上不會有重大變化結論:美中關係要在多項重大議題分歧上有實質突破的可能性不高,但是競合關係的關鍵在於,雙方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大國必須要在諸多領域合作不會過度升高分歧強調衝突,而是在彼此的差異上各說各話在共識較高的地方加強合作,若真有什麼驚喜或驚嚇那就會是這次習近平訪美的重點,突破了預料之內的邊界想知道習近平訪美的行程了話網易有詳細行程http://news.163.com/15/0921/08/B417TJNB00014PRF.html

Continue Reading【國際政治】習近平訪美 探索中美大國競合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