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市場非常精彩,年初疫情股市瘋狂熔斷後,迎來聯準會瘋狂印鈔搶救市場,股市也隨之V型大反轉,創下紀錄33天最短熊市。
在這個瘋狂的市況中,有個崛起的新興族群,叫做 Robinhood investors,Robinhood是一家新興的網路券商,他們以「交易零手續費」非常簡潔易用的投資APP聞名,他們的目標群眾就是沒有什麼投資經驗剛開始進入市場的年輕人,也因為Robinhood的設計理念,就是要讓用戶能夠有非常快速且輕鬆的產品體驗,從註冊到入金到下單,都可以非常容易快速無痛上手,廣受年輕人的歡迎。
Robinhood這家Fintech新創獨角獸,在近期最新融資了460億美金,估值來到了117億美金。在短短一個月前他們才在G輪融資了2億美金,估值是在112億,短短一個月估值就又大增五億美金。
美國是機構為主力交易的市場,不過因為Robinhood帶起的免手續費風潮,各大網路券商們也都跟進,散戶們蜂擁加入市場,根據Bloomberg Intelligence估算,散戶交易佔所有投資者的交易量從2019年原本的大約15%,上升到了20%。
根據券商平台揭露的606表格,Robinhood的月度佣金和手續費從今年一月的約2千萬美金,在6月跳升到8千4百萬,五個月成長了300%,其他跟進零手續費的券商像是TD Ameritrade、E-Trade也有類似的現象。
散戶大軍們在這波大跌後的V轉吃到了甜頭,散戶們追逐的熱門科技股漲幅都非常驚人,很多人今年帳面績效都贏過了股神巴菲特,Robinhood更表示今年新增的超過300萬個帳戶大多數都是初次交易的投資者,Robinhood所有1300萬客戶年齡的中位數在31歲,有一半是第一次投資。隨著市場屢創新高,更多的新手散戶們膽子也越來越大,從熱炒波動大的低價股和破產股,讓很多基本面糟糕的公司像是Hertz也被散戶們跑步接刀熱炒。
股市走單邊也讓網路上出現了很多炒股網紅,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原本是體育網紅Dave Portnoy,因為疫情期間賽事停擺,他就開始直播自己的股票交易過程,還自封為散戶領袖,基本上就是把賭博的心態直接帶入股市,還嘲笑巴菲特說它過時了。
非常簡易操作的投資app,Robinhood零手續費外也提供了衍生性商品的交易,其中散戶們大熱的就是高槓桿的股票選擇權操作,光買股票已經無法滿足這些新加入市場散戶們的胃口。期權的交易量暴增,散戶們並在社群上狂曬自己操作選擇權。
投機情緒的高漲,也是股票市場總會見到的樂極生悲劇本,6月時一名20歲的大學生Alex Kearns在Robinhood上交易期權買入看跌的選擇權,但因為不懂自己到底在幹什麼,誤以為帳面上損失了72萬美金,因此選擇自殺身亡。
Robinhood因此正在重新調整期權平台的介面,調高操作選擇權的門檻,並提供給這些初次的交易者更多選擇權的教育素材。
*補充資料
今年關最多次廁所的券商,Robinhood也遙遙領先
總結來看,比較缺乏經驗的散戶們會常出現的壞習慣。
第一:頻繁交易,追求交易的快感而不是獲利,耗費大量精神盯盤。
猜股票的漲跌就像賭場裡賭大小一樣,是漲是跌都很快可以分出勝負。在股市中你有無限的賭大小的機會,但頻繁短線交易帶來的是更大機率帳戶虧損,若你不是使用零手續費的券商,還會大量增加交易成本,累積起來其實貢獻的虧損更大,同時因為做的太短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在股市盯盤,就像在賭場裡流連忘返的賭客,待得越久受到市場情緒波動影響就越頻繁。
第二:重倉忽視風險與承受過大的槓桿。
剛進入股市的人為了希望賺快一點,常常會覺得自己手上的現金要買好買滿,滿倉才能有更大的獲利,甚至加開槓桿(不管是融資借錢買股,或是操作選擇權)卻忽視背後承受的風險。
第三:判斷自己能買在最低或賣在最高,從過去的股價表現定錨,預測股價的高低點。
但殊不知未來才是決定股價走勢的關鍵,不是過去。這聽起來是很廢話,但是若你看著過去的高低點,會產生錯誤的參考點錨定預期,以為股價來到哪就是低點或高點。
第四:不懂停損停利,跌太多就自動變成長期投資,漲一點就拿不住趕快獲利了結。
因為常發現股市之神跟自己作對,買了就開始跌,賣了就開始漲。所以遇到這些情形,不懂該在何時得分批加碼或減碼。
第五:沒有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統和策略。
無論你是做基本面價值投資,或是搭配技術面指標的投資。都要有自己的一套邏輯然後有紀律的去執行,而不是像無頭蒼蠅一樣什麼都做,一下做獲利就做短線,一下虧損加大就變長期。標的也都沒研究就直接亂買,沒有投資組合的概念,什麼紅就買什麼,聽別人買什麼就跟著買。指標一下看量能,一下看KD一下看籌碼,但歸根結底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第六:知行不一則上最大的散戶痛點。你可能都明白上述這些痛點,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不該做,但是你卻無法控制自己的,道理都懂但執行力卻不佳,這基本上是所有投資者都需要克服的心理關卡。